“这食堂的菜我真是有点儿吃腻了,天天都是一个师傅一样的做法一样的菜系。”李爱霞自顾自地说。
徐本英在一旁偶尔会附和两句,她想赶紧把饭吃了去老四哪儿一趟,看看她的进度咋样了,能不能一会儿一起回去。
突然,李爱霞又很大声地喊了她一声。
“徐姐。”
“咋了?”徐本英被她吓了一跳。
“我突然想起来一事儿,一直要问你来着。”
“你说呗,啥事儿啊,咋一惊一乍的。”
“就上次,你送我的那糕点是在哪儿买的?好吃的很!我欠那口很久了,我跑遍了明城所有卖点心的店都没问到,这不,最后还是得问到你这儿来。”
“就这事儿?”徐本英喜形于色,满脸骄傲,“外面当然买不到,那是我家老四自己做的。”
果然,她家老四在做吃的这方面,手艺还是一绝的,李爱霞是个出了名的吃货,竟然把她的味蕾也这么容易的征服了。
李爱霞先是很惊讶地‘啊’了一声,而后又补了一句:“咋是你家老四自己做的?”
“咋了?”徐本英在她的这句话里不仅听出来了惊讶,还有遗憾。
“徐姐,实话跟你讲吧,就我表弟,他是个干个体户的,那点心他也尝过了,说很独特,在外面他也没见过,要是他能找到货源,拉去省城卖,肯定会有很多人去买。”
徐本英暗自腹诽道:那是,几十年后的东西放到现在能不独特吗?任你再见多识广,没见过才是正常。
不过,她这表弟还挺有商业头脑。
“是你家老四做的,看来这事儿是做不成了。”
徐本英一直担心老四厂里的考核通不过,后面找事儿一时半会儿不一定能找得到好的,现在这个时期仍在鼓励自主创业,有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都赚了不少钱,成了第一批“万元户”。
不管在哪个年代,手上有票才是王炸。
不如先给老四把这事儿应下来?
说不准以后还真是个机会。
“谁说做不成了。”徐本英笑脸盈盈,这次的态度跟之前比,显然不再敷衍,认真了许多,“我回头跟我家老四先商量商量,在她休息得空的时候,让她再做几次,让你表弟拿去省城卖了试试水呗。”
“真的?”李爱霞眯着眼问,“那到时候挣钱了,咱们咋算?”
“这个不着急,要是真的卖的好,我们再算钱。”徐本英对这个老乡的人品还是非常信得过的。
“那方楠会不会太累了,咱们厂里最近的活儿本来就干得够累的了。”
“累点儿没事儿,她年龄也到了,我也想让她自己多攒点儿嫁妆钱。”
徐本英觉得这不是问题,虽然厂子里上班很累,下班了也不想动,但是休息好了以后还是有空余时间的。
再说了,不还有她这个当妈的帮忙吗?
李爱霞心满意足地笑了,夸道:“你还愁这个?你家老四漂亮又能干,到时候肯定嫁的好。”
“那她就托你的口福了。”
被人夸赞女儿,徐本英当然高兴,其实嫁不嫁人的她倒一点也不急,眼前得让她先学会立足,别将来被别人欺负。
徐本英从食堂出来,就立马和李爱霞告别,匆匆地跑去车间寻老四了。
分别之际,李爱霞还给她硬塞了几颗糖,说是她表弟从省城带回来的,明城买不到,让她也尝尝鲜。
徐本英一看,包装纸上面印着大公鸡,这款奶糖在几十年后非常出名,但现在他们的公司应该还没成立,对于他们这样的小边城来说,能吃到这个确实是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