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
周渭不信邪,叫他随从去街面上拉苦力过来问。
那苦力叫苦不迭:“大老爷说的是,这活计确实很苦,但哪有不苦的?”
“小的比较节省,一日可以省下二十多文,足够我们一家老小吃喝。”
“我内人给人缝衣服,一天下来也能有一二十文银钱。”
“我们不回去,是因为回去只能种地,一年到头吃不饱。”
“终日劳作不休,到年底算账,还欠地主几石粮食,您说我们回去作甚?”
“我们学问不高,人也不聪明,可不傻啊。”
“大老爷你说让我们回去,这不是要我们命吗?”
周渭闹个大红脸,尴尬到不行,命人把他赶紧送走。
又叫人给陈谦、林书思等人拿板凳,才询问:“他所说的,都是真的?”
陈谦无力吐槽,沉默片刻,道:“周阁老,我这儿有篇文章,周阁老一看便知。”
周渭诧异,心想这个典史,居然还能写文章?不得了。
据他所知,大量典史,其实都是由当地的豪绅富户承担。
让他们作诗写文章不成。
不大会儿。
陈谦回来,拿着厚厚一沓纸。
周渭震惊。
一般文章也就千字左右,这货怎么拿了这么多?
陈谦告诉他,这是一份调查报告。
这份调查报告,就是大工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这是他花费几个月时间,做的调查报告。
基本上可以说明,如今缙云县的生态。
报告开篇点题,说明这篇文章的主旨,数据来源及背后的逻辑。
接下来,就是用四个人的视角,来详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