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因为超市空间有限,一次性不可能进去太多人,结账的速度也较慢,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客流量的进一步攀升。
否则,营业额只会更加恐怖。
百佳超市总经理面露喜色地说道:“李生,看来我们的策略奏效了,惠康超市显然客流量没有我们百佳超市的多,营业额肯定也没有我们多。”
李加诚却缓缓摇头,手指重重地点在报表上那刺眼的“毛利率”一栏:“奏效?你看清楚这个数字!营业额是上去了,但我们每卖出一件货,就是在流血!这不是销售,是补贴!是烧钱!”
他看得非常透彻。
这就是在亏钱卖吆喝。
百佳的降幅之所以能比惠康略高,完全是建立在和记黄埔承受更大亏损的基础上。
百佳要打出降幅35%的招牌,代表着每一分钱的优惠,都需要从和记黄埔本已紧张的资金链中硬生生挤出来。
“采购部和供应商的谈判怎么样了?”李加诚沉声问道。
“李先生,供应商的让步非常有限,尤其是朗维集团旗下的品牌,比如喜力啤酒、欧莱雅那些,价格咬得很死,一分钱都不肯减。说是集团规定,全球统一供货价。”
百佳超市总经理面露难色,“我们只能在其他一些本地供应商那里拿到少许折扣,但对于整个战局来说,帮助不大。”
李加诚的心沉了下去。
他最担心的情况正在发生。
在提出百佳超市35%的降幅优惠时,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朗维集团的问题,可当前局势,让他不得不顶硬上!
林浩然掌握了部分快消品牌源头,就等于掐住了渠道的脖子。
百佳不能下架这些畅销品牌,否则会流失大量顾客;
但如果给这些畅销品牌优惠,又是在用自己的利润为对手的产品做嫁衣,甚至还要倒贴钱去补贴。
这简直是一个两难的陷阱。
随着时间的推移,另一个问题开始凸显:库存。
由于预估不足,或者说低估了香江市民在极致优惠面前的购买力,百佳超市的多款热门特价商品在下午时分便开始陆续售罄。
“不好意思,特价米已经卖完了。”
“纸巾?等等吧,仓库正在搬货,但不知道还有没有。”
“特价洗衣粉?明天请早吧,或者买这些没有促销的产品。”
类似的告示或店员的口头通知出现在多家百佳门店。
抢购的人群发现,许多心仪的低价商品已然断货,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相比之下,准备更为充分、供应链支撑更强的惠康超市,虽然客流可能略逊于巅峰时的百佳,但货品供应相对稳定,给了消费者一种“这里更可靠”的印象。
一些在百佳未能尽兴的顾客,自然而然地转向了邻近的惠康,将继续消费的热情和预算释放在了那里。
直至晚上十点,持续了一天的抢购潮才渐渐退去。
两份最终的销售报告分别摆在了林浩然和李加诚的案头。
施勋道别墅,林浩然坐在三楼起居室的沙发上,看着手中的这份报告,内心倒也没有太大的波澜。
身旁,郭晓涵坐着看电视,电视里正是晚间整点新闻,播放着两大超市那恐怖的人流量。
林浩然看了眼电视上的画面,又将目光放回手中的资料。
这是惠康超市总经理给他传真过来的,当数据整理好之后,他这边便收到了。
惠康超市被列入的促销产品,大多数朗维集团旗下的产品,诸如饮料、个人护理产品、啤酒、家庭护理产品、包装食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