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为农业保留部分利润,必须保证农业有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资本。除了在大规模战争时期,需要集中全部财力的时候,和平的时期,必须坚持农业得到资本的支持。有少量资本的支持,农业就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最终反而为工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和物资。
这就是新时代的“无农不稳、无工不强”,但我们不要“无商不富”,这种“富”,是在掠夺他人的基础上实现的,要来干嘛?
这样会影响工业的快速发展吗?短期当然会影响,所以我们现在是尽量用对外的金融掠夺,来补充短期资本的不足。但我们认为,长期而言反而对于工业有加速的作用,道理很简单,农民更富,才能消化更多的工业品,扩大工业品市场的规模,根本上,市场才是最珍稀的资源。而且,农业获得资本,得到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工业更丰富的生产资料,从国家的角度,是税收的多元化,最终反而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国家资本。
这就像是养小鸡,如果剥夺掉农业的利润,就是鸡才长大就杀掉吃肉;而供给农业利润,就是鸡长大了让它下蛋,每天都有鸡蛋的收入。
说完了财,我们再说“物”,物就是资源。
从国家的角度,重视的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又分为自然的和工业化生产的两大类。除了土地以外的工业生产资料,自然的大致包括能源、矿产、农林渔牧原料,工业原料则是用自然资源加工而成的半成品,例如钢铁、铜料等。
能源,现在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这4大类。其中石油越来越变成是最重要的能源,我们的装甲车、坦克、卡车运输等等,都是汽油机或者是柴油机的工具,必须有足够的石油,才能保障这样的体系。天然气对于我国暂时还是主要用于化工和化肥。煤炭短期是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煤钢化综合工业体的逻辑了。电力则是能源的一种进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则通过电机,实现广泛的功能。所以能源的规划,短期就是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这四大系统的规划。
矿产最重要的当然是金属矿产,钢铁的重要性就不必说了,铜料,是制造子弹、炮弹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差吗?如果硬要有个排序,那么大宗的包括铁、铜、铝、铅、锌、镍、镁,这7种是最重要的,而合金钢的发展,使得钨、钼、钽、铌、钍、铍、铟、锗等稀有金属变得越来越重要。至于贵金属,金、银、铂等,那直接就是钱。基本上,没有一种金属,是没有用的,全部都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战略资源。
在能源和矿产的基础上,才有大工业体系和其它工业加工。
农业渔牧产品,最重要的当然是粮食,其次是肉食、蔬果。这些不仅是人口食用,很多也是工业加工的原料。
了解了资源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发现,例如贵州,它是沉积岩的王国,各种矿床都适合在这类地区被发现,就比较适合作为大工业的基地,它富于煤炭、铝土矿、铁矿、磷矿,铅、锌、锑、锰等也不缺,弱点是铁矿比较“贫瘠”,品位比较低,绝大多数矿石需要选矿,方能入炉,所以钢铁的成本比较高,但我们也没有选择,先重点开发水城观音山、赫章铁矿山及莱园子矿区这3个主要铁矿区。
在贵州,我们必然要建立以煤钢化综合工业体,和电解铝及铝材加工的综合工业体,前者是以钢铁和化工产品为主,是陆军军工的保障;后者生产的铝材,则是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大工业上,贵州非常重要。
再同步考虑一下四川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从贵阳经遵义到重庆,可能就比较适合发展一条、几百公里长的“大工业走廊”,资源密集、地形又比较安全嘛。这条走廊,利用贵州和部分四川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它将是一条以煤炭和火电为主能源,以金属材料生产和加工为基础,化工原料生产为辅助的大工业走廊,为整体西南的工业发展提供主要的工业原材料。
对于这样的工业走廊,无论是基础设施、铁路和公路交通建设,还是财政保障,当然都要向其倾斜,以使其能加速建设。
我们当然不能只有一条工业走廊。例如,在四川和云南交界地段的攀枝花,这个大家还没有听说过名字的地方,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铁矿储备,可能有几十亿吨的储量,是我国少有的大铁矿。
以攀枝花为核心,当然要建设大量的工业产能,我们已经决定,这3年时间要建设一个攀枝花钢城,目标是年产能400万吨。攀枝花离开云南的昆明、曲靖,贵州的六盘水都不断太远,完成初步的交通建设后,这又是一个适合的大工业区域。
四川还有一个特点,是油气田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很少油田,主要是天然气田,所以我们从意大利引进了压缩天然气的科技,我们自己和美国的技术人员,正在合作改进,未来大量的卡车,会使用压缩天然气作为能源。所以四川必然建设大型的油气开采、加工和石化大工业基地。
总之,三省都有非常丰富的能源和矿产,我们要在这些基础上,规划好所需要的各个大工业基地,以及配套的工业发展。
除了人财物这三项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市场。市场其实是最珍稀的资源,我们短期可以忽视,但长期必然越来越重视。
短期是因为物资短缺,只要能生产出来,光是我们1。1亿人口的内部市场,就能完全消化。但我们要考虑长远,所有的市场都是有限度、有边界的。发达的资本主义为什么爆发危机?就是因为生产力超过了市场有效的需求,库存越来越多,销售不出去,最后演变成了危机,所以我们才听到什么往河里倾倒牛奶之类的故事。
请注意,有效的需求才是需求,每个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消费的能力不管在什么样的制度下,都是有限的。谁都想买汽车,真正能买得起的,在这个时代,除了公家,也只有少数富人。这就是市场的重要性。
所以人财物加上市场,就是我们进行深度规划和计划的基础。从国家的角度,正常的流程应该是,在人口和资源扫描清楚的前提下,按照教育、制造、武装和生活这4个环节逐层推演,进行规划和计划。
第一个环节是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教育才能生产工业人口,而工业人口才有人口红利,否则人口过多,不是财富而是负担,例如印度,现在就是这样。
教育的正常流程,我们都知道是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这一条龙,到了大专和大学,至少是中专,再分专业教育,这是基础,我们必须坚持。但这个过程很漫长,不能满足我们现实的急切需求,所以我们现在建立了应急的五大教育系统,工业职业教育体系、市民和乡村日校和夜校体系、干部在职培训教育体系、军事培训教育体系、青少年军事和自然教育体系。这五大应急体系,除了最后的青少年体系外,几乎都是3年一个周期。
所以基于本钱即资源,就要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没有人才,所有规划和计划的实施,就是放空炮。
第二个环节是制造,这是个广义的概念,“制作和造物”嘛。工业制造、建筑交通,农产品生产加工,这些都属于制造环节。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然后才能完善制造环节。
例如交通建设,最急切的,就是将所有规划的大工业区联通,将所有军事行动需要的地域联通,其次则是城市之间、乡寨之间的物流联通。所以有干线、有支线,支线不需要太多科技,只要有足够的水泥和其它建材,人民自己就可以在指导下,完成初级的道路。但是干线不一样,需要专业的队伍,因为有科技含量,要求的标准高。
从干线的角度,我们其实是铺开一张干线网络,先修的,一定是轴线,例如联通各省主要城市的干线,像是已经开工的从贵阳、遵义到重庆的川黔公路。接着联通重庆到成都、贵阳和遵义到昆明、昆明到保山接上滇缅公路、以及向陕西进军需要的川陕公路等干线,明显就是最紧急的。
轴线联通,就像是一个人,有了主动脉和主静脉,血液可以开始流通起来了,向各处输送能量。但是这还是不够,因为不够深入。所以接下去就是打通毛细血管,让所有的“分布式节点”,不管是什么层级,都能够被加入这张路网。
由于美国的废钢铁已经开始大量到货,钢铁的产能增加,因此我们的铁路计划也已经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与公路的区别是,单位运量更大、成本更低、速度更快。但铁路与公路的修筑原则是一样的,先是战略性的,接着是轴线,最后是毛细支线。
有了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有了教育和交通的支持,那么大工业区域的发展就有了基础。
大家知道,我们总共进口了约6000个工厂,直接进口的这些工厂,在海南大约1500个,在缅甸大约1500个,另外3000个,现在是有1500个分配到四川,而云贵各750个。
不过重点其实是,对于80%以上的工厂,现在从生产线、设备到工艺,我们基本都已经可以复制,少数甚至可以有所发展,这是建立在30多万初级和中级工业技术人员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