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33章(第3页)

第33章(第3页)

公路体系同样是联通各个工厂和仓库,以及生活区等,公路宽度大约8~10米,部分联通人居点的线路上设置轨道,通行有轨电车,实现人流交通。

这些是内部系统,外部则通过快速公路与东方港区连接,目前已接近完工。从东方港区到石碌的铁路,也已经开工,预计1年半完工。

所以整个交通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货运轨道物流、公路加有轨电车、以及外部运输铁路和公路。

而且并不仅仅是修路而已,按照组织的要求,工业区要实现“五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水、平整土地。国内非常缺乏通讯和市政方面的专业人才,组织上请了几个洋鬼子,但陆春风也得盯着。

不过最近他的精神一直是亢奋的,这才是在报效国家。读书那么多年为什么?不就是希望有这样的机会吗?能够参与将民族和国家,从贫弱之中拯救出来的伟大事业,正是自己的理想。

山东青岛的郊区,余润群和洪国光两人,正讨论着组织上要求大幅增加移民规模的密电。

洪国光苦笑着说:“这样一来,所有的部分,都要调整了。尤其是中途设置的庄子,数量肯定不够,而粮食上也必须大幅增加采购。最困难的就是人手不够。”

余润群点点头,他也知道难度。两年要求移民420万人,意味着每个月要达到20万左右,每3天一批的话,1个月10批,一批就是2万人。他和洪国光计算了一下需求的配套,组织必须安排每3天一次,用邮轮或货轮,运走2万人。

为了调养移民的身体,避免中途病死,平均每个人在青岛各个大营,至少要待15天。平均滞留人数是10万人,在青岛郊外乡村,需要50个大营。

移民主力开始转向河南,平均每个移民的陆路交通距离,按800公里算,5条线路,每20公里5个庄子,总共是800个庄子。每个月招募25万移民,分布在这些庄子中,逐渐向青岛各大营集合,平均每个庄子要负担300多人,那样的话每个庄子的极限接待能力,必须设置在700~800人。

这样总计估算,移民干部就需要2000人以上,每个月要40万人的粮食、肉食和蔬菜。以马车为主的交通工具,需要5千辆以上的配置。其实现在马车主要是载运粮食,移民都是跟着一辆装食物的马车,步行前进,然后推着一些独轮车,每天能走20公里就可以。

护卫的一个团兵力,也是捉襟见肘。思考一下,如果每天移动的以100辆马车为一个单位,需要一个班的兵力,有的混乱的地方还要配2个班,总体就需要70~80个班,这就大约需要800兵力,已经差不多是总兵力的30%了。

800个庄子,每个庄子配1名移民干部,2名士兵,就又去掉1600兵力,这样所谓主力部队,就剩下七八百人,有点危险。毕竟主力部队还需要集中化,以应对一些大的不测挑战,不可能都完全分散。

庄子里都招聘了几家当地农户,但他们只能提供食宿方面的基本服务,照顾一下移民,干其它的,暂时没有什么能力。

招聘的一些打行,也是用来配合马车+独轮车+步行的移民运动的,其实主要还是用来吓人,谈不上什么真正的力量。

当地的地下党组织,目前还非常薄弱,能帮的忙有限。而且为了避免刺激当地的国民党,我们在发展当地党组织上,非常隐秘和低调。

不过,没有等余、洪两人向组织上请求,显然他们的困难已经被组织上预料到了,新的密电通知他们,会派遣一个新的团,让伪装的武装力量增加到2个团,而且会派遣超过1000名的根据地干部,来充实移民干部的需求。至于其它资源和食物需求,他们按实统计,通知组织就可以,组织会解决相关问题。

这使得两人放下心来。剩下的,就是抓紧实际工作的组织了。

如果这个时候从空中俯瞰大地,就可能注意到中国两个地方奇怪而又有点相似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是在海南根据地,全岛到处是工地,尤其是筑路的队伍,正是农闲的时候,几乎是全员出动,一百多万人在海南的各条道路上分布,形成了一条条的细线,犹如蚂蚁行军。

第二个现象是在从河南到山东青岛,就像是一把扇子打开,河南是扇面,最分散,人群同样形成了一条条的细线,犹如扇骨,逐渐向山东青岛集中,最后形成了在青岛附近的扇柄。

民国上流社会的人们,还不知道,这两个被忽略的现象,正在缓慢地,然而坚实地,改变中国的命运。

第57章资源积累与民国的关注

黄洪生刚从越南回到了海南根据地。

他兴奋地在专区工业领导工作会议上,向同志们汇报着这一次他的收获。

这一次他带了一个小组,以美国安华财团的名义,去越南鸿基煤矿,谈判购买优质焦煤。他形容说:“法国佬听说我们每年要订购800万吨的优质焦煤,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大家一片笑声。

黄洪生报告说,谈判很顺利,不过鸿基煤矿目前没有那么多产能,还必须扩产,我们以提前支付部分订货款的形式,派遣小组现场监督,法国人负责立即购买设备和招聘人员扩产,务必在1年后达到我们的订单需求。

他对鸿基煤矿印象极深,这里单单露天矿储量就有两亿吨,地面下的优质无烟煤,据说有几十亿吨,最关键的是煤矿近在岸边,海运极其方便。鸿基煤矿是在越南广宁省,本来就邻接我国广西省的防城港。从海运来看,煤矿到海南极为便利,比起从海南到香港的航程,都要近一半左右,海运煤炭,能够保证一天之内,就能抵达海南。

而且鸿基煤矿只是广宁煤炭带的一部分,整个广宁的煤炭矿脉长达200公里,所产煤炭热值高、灰分低、没有烟,质量很高,世所少见,不愧是东南亚的“煤海”。这个地方应该在非常古老的地质年代,就是森林频密之地,要不然也不会累积下如此多的优质煤炭。

按照100万吨钢铁产能的需求,当时的技术水平,大约需要200万吨优质焦煤,用来炼钢,即每吨钢大约需要两吨焦煤。由于担心未来英国人影响法国,导致这条煤炭供应链中断,因此李思华指示要在短期内大量订购,所以才下了每年800万吨的订单,这是考虑从1931春年到1933年春两年的时间,可以进口1600万吨,加上今年开始进口的现货200万吨,这样可以储备1800万吨焦煤,即使去掉钢厂第一年的200万吨,剩下的1600万吨也足以支撑钢厂8年的消耗。

这个计划,是李思华的一个远景计划。考虑到最多等到1940年,在二战爆发后,我们自己就会从海南和广西攻入越南,抢在日本人之前,赶走法国人。所以如果1933年煤炭供应中断,那么就要在最坏情况下,做好钢厂7年时间缺乏优质焦煤供应的状况,所以才有上述的订单。当然,这一切“狂妄”的计划,她现在都是埋在自己的肚子里。对于同志们,她的说法很简单,有备无患,法国人长期而言,是靠不住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