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胜同志在老城原来黔军军阀柏辉章的私人官邸等待他们,这里其实就是她前世历史上遵义会议的旧址,李思华决定,还是要有仪式感,她想“重演”著名的遵义会议,甚至正式会议的时间,她决定也还是选择从1月15日到1月17日,让地点、时间都完全重合,只是此次的内涵和内容,当然大不一样。这种“重演”,让她觉得非常有融入历史的感觉。
主席和周恩来他们,从卡车上下来,虽然卡车设了排凳,腿脚还是很酸。一群人揉了揉自己的腿,在西华同志的引导下,慢慢走进了官邸,这是一栋灰砖砌成的两层小楼,在那个年代,在遵义这样的内地小城,算是非常气派的了。
他们很快就看到了等待小楼前面的李力胜同志。
一眼看去,李力胜是个清秀的年轻女子,微笑的脸上有着锐利的目光,在女子中她应该是很高的,站得笔直,是标准军人的姿态。在李力胜同志的周围,还有几位同志,周恩来一眼就看到了冯百驹和袁国屏,他们已经几年都没有见过面了。
李思华注意到走在前头的几位,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他们的面容,她都非常熟悉,有一位戴着眼镜的书生样子的人,她猜测应该是博古。
她与众人逐一握手,当与主席握手的时候,她内心其实是激动的,在这个时空,她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与心目中的领袖,成为战友。
她的笑容灿烂,压抑着自己的心情对主席说:“终于见到您了,久闻大名,对于能够搜集到的您的著作,我几乎都是反复阅读,可谓是韦编三绝,以后一定多向您请教。就在昨天,我还在翻阅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主席爽朗地一笑:“李力胜同志,我对你,才是久闻大名啊,你和西华的同志们,做的好大事业,我们就惭愧啰。”他浓重的湖南口音,在李思华听起来却是那么的悦耳。
一行人到大厅内坐下,周恩来主动向李思华,逐一介绍了中央苏区的主要领导们,除了他自己、博古、主席、朱德、章闻天、陈云、邓小平、王稼祥、邓发、恺丰、刘伯承、叶建英、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彭德怀等人。
李思华面色沉静,其实内心真的是很激动,我党一代之俊彦,几乎都在这里了,在他们手下,很多未来的精英,也都在成长。她还见到了熊豪,这让她很欣慰,这个老朋友,还活着,真好。
李思华也向他们介绍了西华的班底,相应之下,李思华这里的高层人力,其实还是比较薄弱,她是靠了“钞能力”、“作弊器”,短期膨胀起来的,除了广州起义为她带来的高层人力外,主要就是这些年从部队中培养,从海外吸收、再在根据地锻炼出来的一些人。
当然,她也不会妄自鄙薄,时势造英雄,锻炼出人才,我党的精英,也是这样出来的,在他们开始工作的时候,也未必就非常出色。
大家认识和寒暄过后,大厅内沉静了下来。李思华神情严肃了起来,她对博古和周恩来说道:
“博古同志、周恩来同志,无论是我,还是西华的其它领导同志,对于你们中央苏区的最高三人团的领导,都极为不满。你们对于中央红军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按我的脾气,本来是要狠狠骂娘的。西华的同志们反复劝了我很多次。所以我今天就不骂娘了,但是我还是必须指出,尤其是博古同志,你们这个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小群体,不仅违反了党内不得拉帮结派的纪律,而且妄自尊大,完全不尊重其它同志的宝贵经验和正确建议,以至于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
博古的脸色极为难看,可现在他又能说什么呢?周恩来主动把话题揽了过去,他代表三人团做了诚恳的检讨,李思华静静地听完,然后说道:
“我们先不讨论处理意见,我们需要向前看。经过我和西华政治局其它领导的讨论,建议你们先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去缅甸根据地考察参观,毕竟云贵刚刚解放,而四川我们还在完成对最后一个大军阀,即对盘踞西康的刘文辉势力进行歼灭。只能是先到缅甸根据地,你们才能获得对西华根据地深入的了解。在此期间,你们自己可以先进行深刻的讨论,深思熟虑,充分酝酿意见,然后大家返回贵州遵义,我们还是在这里,计划在1月的15日到17日,举行一次遵义会议,对我党的未来发展道路,做出决议。”
“我希望,各位在1月10日前,返回遵义,我们先用五六天的时间,充分交流沟通和讨论,然后才是1月15日遵义会议的大会,做出决议。”
苏区的几位主要领导商议后,同意了李思华的建议。他们将于后天出发去缅甸。
接下来气氛就变得比较轻松了,很多同志都对目前四川战役的进行很感兴趣,林彪就直接提问近期的进展怎么样了?西华军采取的是怎样的战略战术?
李思华挥挥手说:“我其实没有太多去关心细节。负责四川攻略的是徐向前同志,他也会回来参与遵义会议,估计那个时候,四川全省已经平定,到时候,让他来向你们介绍整个过程。”
主席他们都有点诧异,李力胜同志不关注军事细节的吗?李思华注意到他们的表情,想了想说:
“早年我在参加革命前,自学了几年军事,就发现自己有一个大弱点。”
李思华的讲述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同志们都想进一步地了解李力胜同志。她继续说:
“我发现,自己不擅长于军事指挥。那种在战争现场,临机应变、十步百计的境界,大概我是永远达不到的。”大家都哈哈笑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呢?李力胜同志太谦虚了。
“所以那时我就自己反复思考,如何弥补自己的缺陷呢?后来想到,兵法上说,要以己之长攻人之短。我的长处是什么呢?第一,我擅长赚钱;第二,我擅长布局建设。所以,我就这两方面入手了。”她的话把大家都吸引住了。
“而且我有先天条件喔,和在座多数同志出身在贫苦家庭不一样,我是阶级的叛逆,出身在大富商的家庭,而且是独女。父亲去世后,我继承的财产,足有百万大洋,而且家传渊源吧,自己觉得有一身赚钱的本事。这就成为西华起家的本钱。”
“用这百万大洋开始,到现在为止,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大概赚到了有超过20亿美元。”同志们都目瞪口呆,这是多少钱?尤其是懂一些经济的陈云等同志,更是惊呆了。
“嗯,你们没听错,是20亿美元,大概是民国至少三年的总收入,也超过日本全年的财政收入。”会场上一片死寂,连主席都听呆了。
看到他们呆滞的神色,李思华也不觉有三分得意:“所以啊同志们,容许我不谦虚的说一声,行军打仗我不如你们,不过说到利用资本主义赚钱,把你们大家伙儿绑在一起,也比不上我一个脑袋的。”
大家都感慨地笑了起来。
“这笔钱,花了5亿美元在军队建设上,购买了51个步兵师和装甲师的武器装备和弹药,我们到目前为止,自己已经能复制生产绝大多数的制式装备,包括重炮,所以自己又武装了5个师,一共是56个师,超过90万的正规部队。而且现在还生产了大量的轻武器,武装我们超过80万的二线地方部队,以及150万以上的民兵武装。”
“这笔钱的多数,还是花在工业建设上,我们用七八亿美元,购买了接近6000个工厂,基本涵盖了大多数现代的工业门类。我自己的精力,很大程度放在了工业建设发展上。例如钢铁产量,1934年底已经超过了200万吨,开始接近日本帝国主义的全国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