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贴吧 > 第89章(第1页)

第89章(第1页)

华北驻屯军是在列强逼迫清廷签订《辛丑条约》后在1901年设立的,在早年,日军的注意力主要在侵略东北方向,所以直到“九一八”事变前的1930年,华北驻屯军的全军兵力仅897人,此后因为日本对华关系恶化,人数开始逐步增加,然而直到1936年2月末,也不过2000余人。

但是最近的几个月就不一样了,先是在4月份,广田内阁会议决定向天津增兵六千人,使得华北驻屯军的兵力达到八千多人,并改称为“支那驻屯军”。但是这样的兵力相对于西华,自然构不成威胁,于是到了9月,华北驻屯军已经急剧扩张到了3万人。田代这个原来第一师师团长,现在作为“支那驻屯军”的中将衔司令,终于大权在握。

9月15日,他的驻屯军司令部,制定出了在华北作战和“实施占领地区统治”的具体方案——《昭和十一年度华北占领地区统治计划书》,并上报给陆军省。提出要在每个地方设立临时治安维持会,逐渐将其扩充为地方政权。

可以说,正是从华北驻屯军扩军开始,日本的全面侵华,启动了。

此时田代的手上,已经有两个师团加上一个混成旅团,在他看来,给他的两个师团还非常稚嫩,都是由于西华的威胁而国内在最近扩军新建的,比较可靠的是另外的一个混成旅团,包括两个联队,这里面的士兵是从日本国内第一、三、五、六、七、八、十、十四等8个师团中抽调的,主体算得上精兵。

这种背景,正是田代如此重视训练的缘故。按照他的安排,新兵派至华北驻屯各地后,按驻屯军的年度教育计划,经过阶段训练后开始实战演习,士兵的训练内容,既要求熟悉驻地一带的地势地貌,也要求掌握在当地进行夜战的技术。

日军频繁的训练和演习,引起了民国的高度重视,甚至是民间媒体的高度关注,他们对于日军接下来可能的侵略,忧心忡忡,不过田代对于国民政府极之蔑视,根本不屑一顾,对于国民党政府的反复抗议,于他而言不过是耳边风。作为一个日本的“中国通”,这些家伙的虚张声势,他还能不清楚吗?

单单是最近《申报》的统计,日军华北驻屯军各支部队,在1936年6~9月期间,在平津一带进行了大小演习,达59次之多,其中演习内容包括巷战、模拟对抗战、野战、夜间战等。这完全是备战的态势,如何不让民国尤其是华北各界忧心忡忡?最近国民党29军的宋哲元的压力,因此变得奇大。

田代要求各部队通过反复演练战术,以提高兵士在各种环境下的作战能力。例如驻丰台的第三大队在卢沟桥一带,演习就极为频繁,日军的解释是,当地“乃北宁线路所用沙砾地区,多属荒芜,只有适合荒芜地耕种的落花生等作物,因此夏期高粱繁茂时,便成为丰台驻屯部队唯一的演习场所。”但民国有谁相信呢?

田代正是来丰台阅操的,部队入驻丰台还不久,他非常重视这里的部队军事训练。要求按照日军1936年新式《步兵操典》达成高质量的训练,尤其要重视两点:

第一是步兵必须特别熟悉夜间行动,因而以白天重复如此演练为要。其中夜间攻击,通过教育全期的反复训练,以期使其精到。且步兵以熟悉利用黎明、薄暮为要。

第二是教练战斗,以尽可能追求与战场实际情况相近的地理环境、气象,演练各种战斗动作为必要。教练的实施,因为会受到土地等其他的限制,故需应对巧妙,投入心血,必须留意实现教练之目的。

这样的训练,自然是追求未来对中国军进行突袭和夜袭,以精熟的战术,一举打垮29军宋哲元部。

对于田代来说,现在他视察中的训练,只不过是开胃菜,这是以中队训练为主的基础科目而已。他计划在10月末,要进行华北驻屯军的首次秋操大演习,逐一模拟对卢沟桥一带发动的攻势作战及北平与通县间的攻防战。而在1937年,还要进行夏季的第二期检阅以及秋季的第三期检阅。

当然,田代还要关心空军方面的准备,日军当前对空军的应用,其实考虑空中格斗的部分不算多,因为民国的空军太弱,对日军总体是构不成太大威胁的。所以日军重视的是空中轰炸对国民党军队的摧毁效应,此时正在建设天津东局子、北仓、塘沽、北平南苑、北平丰台赵家村和通县六个机场,这当然也是为七七事变时的空中轰炸做好准备,而且开辟了五条航线,直通伪满洲国。

这些行动,其实与李思华前世历史上差不多,只是兵力的规模差不多是3倍了。单单从日军的训练就知道,所谓卢沟桥七七事变,是因为一个日军参谋的独立暴走而发动的说法,有多么可笑。日军早已演练过百次千次,而且是在整个华北驻屯军级别。人们都以为日军习惯了“下克上”,那是看轻了日本上层对军队的控制力,很多时候,这不过是事后用来解释的擦屁股纸而已。

日军不断进行繁杂的训练与演习,就是迫切希望提高兵员战斗力,他们对于全面侵华,已经变得急不可耐。事实上,在1936之末,华北局势高度紧张,在华的几乎每一个日本人都知道“早晚重要事态即将不可避免来临”。

其它方面的准备,日军当然也在积极行动。

首先是经济侵略,这个时候,日本的资本,开始大规模流入华北,例如日本国内的大型纱厂,如钟渊、大日本、东洋纺等,或在天津购地,或于当地收购华商纱厂,使得天津也一跃成为继上海、青岛之后,日本在华棉纺织集团的第三大“据点”。这当然是一种战争的预先准备。

在去年即1935年的12月,“满铁”的子公司兴中公司,在大连正式成立。这个兴中公司的重点,就是其天津分公司,掠夺的重点是华北地区的煤、铁、长芦盐和棉花。实际上,此时日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掠夺华北战略资源的政策,逐步明确了对华北工农业、商业、矿业、交通运输、纺织、通信及金融等全方面的掠夺方针。

兴中公司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军方的支持下,会同日本轻工业资本机构,一起对中国民族工业中较有基础的纺织工业进行兼并。至1937年初日本在天津的独资纱厂达10个,而中国民族纱厂仅存5个。

至于在兴中公司名义下的其它掠夺,简直是数不胜数,例如控制井陉煤矿和开滦煤矿;例如设立冀东采金公司,开采遵化金矿;例如在1937年就将十万吨长芦盐运到日本,且盐价低到完全是抢掠。

实际上到1937年6月,兴中公司已经代表日本垄断了华北棉业。

不过日本人最狠的,还是走私。不要以为他们是简单地走私日本货物,逃避国民党政府的关税,实际上,大头的收益是毒品。

日本毒品贩子一向是日军侵华的急先锋,那个有名的川岛芳子,就是其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不仅是走私,他们1934年还在热河,种植了罂粟60万亩,直接建立了原料基地,不过这些基地现在被西华在热河袭击毁灭。这让日本人痛彻心扉,因为热河在1935年向华北走私的烟土,获利在3亿元以上。

这让日本人设在承德的大型毒品加工厂,无料可用,对华北的毒品输出,需要从奉天的毒品加工厂运来。

在日军看来,销售毒品自然是一石数鸟,奉天的毒品生产,非常廉价,而输出后,不但获得高额利润,而且用这些利润配合军事强迫,就可以在华北和民国其它地区,套购大量战备物资和矿产资源,这些资源通过东北的军工生产,变成武器弹药,又加强了军队的力量,并且用毒品麻醉中国人,还能减轻对日军的抵抗,这完全是他们的“正循环”,所以鼓励在华北推广毒品,就成为了日军重要的策略。

日军毒品贩子的主要手段,是在华北的各大城市广设烟馆,当地的地方势力,但被日军所震慑,不敢去管这些烟馆,于是这些烟馆得以密布华北城市,单单北平,就有鸦片馆300余所,而玛啡馆,更是高达3000余家。小得多的青岛市,也有土膏店70多家,玛啡馆180多家。

对于华北,这是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黑暗时代。

然而,日军的猖狂行动,开始迎来了连锁反击。备战已经接近尾声的西华,抗战前的前期大行动,在1936年末,全面展开!

第145章西华在行动(一)

1936年末的西华,就像是一只刚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巨兽,开始了它觅食的过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