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笔趣阁 > 第21章(第3页)

第21章(第3页)

土改前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摸清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地方组建了多只工作队,在战士们武力的护卫下,开始对乡村进行全面的统计和调查。要知道,细节太多,例如3亩地只是个对良田的粗略描述标准,有的人口密集地区,只能分2亩;而有的劣地,可能就要5亩,每个地方还要进行一些细部调整。

当然,对于明确的反共分子,那些血债累累、民愤极大的地主豪绅,自然不会等待,主要的头目被枪毙,剩下的走卒,俘虏后都送去试点的几个农场,进行劳动改造。没有血债的也只能像普通农民一样,分配同样的土地。党组织给他们活路,但不可能再让他们高人一等。这些家伙的土地,已经开始部分进行分配,试点的合作社也在组织之中。

这不可避免地激起了剥削食利阶层对于“红潮”的恐惧,信息传出,7个根据地县区内的地主豪绅们,纷纷逃亡。而国民党控制下的那些县区,反动派们惶惶不可终日,催促粤军出兵“平匪”的声音越来越大。

12月初,李思华这几天的表情一直很严肃,这让汇报工作的同志们都有点不安,是什么工作没有做好吗?还是敌人最近要打过来了?有的同志不免心里有些猜测。

其实李思华是在担心广州起义,前世我党发动的时间是12月11日,当日成立了广州工农民主政府,然后第二天即12日就受到优势敌人(张发奎3个师,还有李福林第5军一部等力量)围攻,被迫于13日突围,最后只有1000余人突围成功,在海陆丰地区与南昌起义余部中的一部分会和,短暂建立了花县和海陆丰地区的苏维埃政府,但很快失败。

广州起义,其实就是我党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压力下,发动的一次明知会失败,却又不得不发动的暴动,当时苏联派出暴动专家纽曼等二百多名苏联人,藏匿在广州苏联总领事馆,同期派出了一百多名朝鲜敢死队,随同苏联人策划暴动。

起义失败后,张发奎将广州苏联总领事馆的五位苏联领事,几乎所有的苏联特工以及朝鲜敢死队队员,全部抓捕枪毙。之所以苏联要发动这一次暴动,据说是和当时斯大林与托派的路线斗争有关。

历史的真相,已经掩盖在时光的迷雾之中,但恶劣的后果是明显的,经过415清党和这一次不成功的广州起义,我党在广东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

李思华已经派出了特种大队,潜伏到了广州郊区,但严禁他们进城参与战斗,对于这种必然失败的格局,她不想白白地损失宝贵的精锐部队。她只是让他们联络了熊豪和刘尔崧,如果起义失败,突围的时候他们会予以接应,尽量多地救出同志。在广州外围的几个小港口,都已经安排了渔船、汽轮等接应。

离开12月11日越来越近,李思华的心思自然也是非常沉重,这些天的神色凝重也就在所难免。她望着远方,安慰自己,至少在湖南,2个月前的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金秋起义(她已经在香港的报纸上得到了验证),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我党历史上革命成功的关键一步,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农村包围城市,已经开始实践了。

12月7日,一个好消息,让李思华短暂地高兴了。华明义他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购买的邮轮,正好是1。5万吨级别。船是通过华明义以前的英国籍同事帮忙找到的,该邮轮原来是英国一家邮轮公司的海轮,他们原来以大西洋两岸的客运为主,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发展为富人服务的豪华邮轮,当时大洋两岸不少邮轮公司,加入了这种“豪华”的竞赛,你的吨位1万吨,我就要做1。5万吨,然后2万吨的又很快出来,装修、内饰和船上的服务项目花样百出。

这一次,就是这家英国邮轮公司的新船,一艘2万吨级别的豪华邮轮开启使用了,这几年的豪华邮轮之战,让这家公司的财务也有点吃紧,所以出售这艘1。5万吨级别客运邮轮的生意,很快得到了公司董事们的批准。

这样吨位的大船,自然价格不菲,虽然是半旧的,但初步谈判后拿下来也要150万美元。华明义已经付款委托了他原来的同事,对这艘船进行详细的了解,结论是船的适航性不错,毕竟得到了原来公司的精心照管。

李思华很快回电,让华明义委托他的同事代为谈判,锁定购船,以电汇支付5%订金的方式,让英国的邮轮公司,将这艘船开到香港来,在香港正式接收,预计可能要1个半月的时间,那就是接近1月中旬了。同时李思华还让华明义马上开启全面的船员招聘,尤其是寻找适合的船长和关键管理及技术人员,不要等到邮轮到了,还要等较长时间的人员到位。

李思华看着150万美元的数字,不由得摇了摇头,购买武器弹药花了650万美元,2艘船又是220万美元,光在这些大的投资方面,870万美元就已经被花掉,小额还用掉了100多万美元,整体1000万美元没了。

当初的黄金总值约3000万美元,加上前期余款370万美元,以及近期在香港和上海拍卖掉的部分珍宝,大约不到800万美元,她手上仅剩3100万美元左右了——实际上是2500万美元,因为有600万美元给了根据地政府,作为财政储备金了。

不过有2500万美元去美国,也算不错了。希望接下来在香港和上海的拍卖,还能够帮她再拿到个1000万美元左右。不过就算这是两个大市场,也只能慢慢地卖,否则就不值钱了。

根据地建立的过程中,从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地主豪绅手中获得的缴获,大部分还是不动产,现金部分不过200多万银元,这部分她已经全部交给了政府,补充财政储备金。

12月10日晚,特种大队的大队长田君实带着特种侦缉中队,潜伏在广州的大东门外,焦急地等待着城内的动静。他们已经到达广州附近4天了,除了特种大队,还有一个排的步兵,跟随他们行动。李思华将两艘500吨的汽轮都配置给了他们,而且还让华海、华洋两艘2500吨汽轮都到广州附近停泊,随时接应。

这几天他和同志们已经安排好了撤退路线,并且联络了广州城内的熊豪、刘尔崧。通知他们,如果起义失败,党员和群众们可以从大东门以及另外2个城门设法出城,他们会予以接应。撤退路线主要是向广州东南,在珠江附近的一个小港口上船撤退,如果人多,小汽轮再设法接驳大汽轮,完成整体撤退。

联络人员是从香港情报站过来的,他见过熊豪和刘尔崧,上次也确定了联络方式。按照他给田君实的汇报,刘尔崧还比较重视,熊豪就有点不耐烦,他肯定不相信会失败吧。其实田君实也在怀疑,起义到底会不会失败,同志们又不是傻瓜。可是他对李思华的能力非常信任,所以也不敢不相信,只能让事实来证明了。

按照李思华的说法,起义应该会在11日的凌晨发动,但最多能支持2天,从12日晚上开始就要高度注意接应可能撤出的同志,而13日必须注意那种成股撤出的我党队伍,救援他们,能够最大程度地保存组织力量。

天色越来越黑,除了广州城内的隐隐灯光,一片黑暗。

突然,广州的上空燃起了几颗信号弹,随即枪声大起,很快,广州城内的各处,都响起了枪声,整个城市混乱起来。起义发动了,田君实和同志们激动地望着城内。

按照李思华出发前的交待,广州城内目前敌军只有不到四个团的兵力,共约6至7千人。而我党掌握的部队,包括教导团和新扩编的警卫团一部,总兵力应该超过3千人,而且还有几千工人赤卫队的配合,因此攻敌不备,应该能短暂地占领广州大部,但广州帝国主义和反动商团的力量很强,珠江南岸有第五军李福林一部,而更重要的是张发奎的3个师,只要不到一天时间就能赶到进攻广州,在几万敌人的反扑下,革命队伍根本不可能守住广州,必然失败后撤退。

我们的力量,不足以改变广州起义失败的命运,也不应该去轻易地牺牲。特种大队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在保存自己的同时,去接应和救援尽可能多的同志,不要让他们白白地牺牲了。

按照李思华的分析,张发奎的三个师,从其军队进军方向来看,必然进攻的是广州的南、西、北这三面,所以生路主要在东面,特种大队因此主要部署在广东东面的几个门外。

田君实已经通知了刘尔崧和熊豪,他们会在广州东面的几个门外接应的信息,也告诉了他们李思华对张发奎会从南、西、北这三面进攻的分析。但广州的同志们信与不信,他们就没有办法了。

李思华也想不到办法去说服广州的同志们。这场起义,领导人除了广东省委负责人张太磊,还有叶挺、恽代英、杨英、周文拥、聂荣真等,都是我党当时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且共产国际的代表纽曼还在广州现场压阵,他们怎么会听她一个年轻女子的?

过了一会,开始有糟杂的声音响起,有人从城门外跑了出来,但听他们的声音,应该是躲避兵祸的人,并不是我们的同志。跑出城的人越来越多,但始终没有发现我们的同志和队伍。

田君实叹息一声,他也只有按照军令,耐心地等待。这一夜乃至明天白天上午的危险不大,但估计从明天下午开始,危险就加大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