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他也反复想过,日本除了侵华,别无出路。日本要强大,就需要石油、煤炭和钢铁。当年他和板垣为什么要发动918事变?不就是因为日本需要煤和钢吗?可惜东北没有石油(这个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大庆油田)。所以他一向主张要与美国和英国友好,因为日本需要的石油,掌握在人家的手上,暂时无法考虑南进的问题,只有侵华北进,才是化解日本自身危机的唯一办法。这种思考,他并不因为出现了西华这么一个异数,就要动摇。
西华的出现,反而让他的决心更坚定、紧迫感更强。尤其是在西安的时候,听说了西华开发建设长庆油田的事情,虽然并不知道这个油田有多少储量,但这也是油田,也许就是让帝国的资源结构,得以完整的希望。
所以就让日本与西华决战吧,让战争的胜负来决定谁是东亚大地的主人!西华的强大,让他感到恐惧,而克服这种恐惧,就只有战胜敌人。如果日本不能战胜西华,那就让日本如同樱花般凋谢吧,这就是国运!在他看来,与美英开战,争夺东南亚,那是死路一条;但对西华开战,也许还能死中求活。
当年甲午战争之前,看好日本的人也不多。但是先辈以死中求活的胜负心,大无畏地迎战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舰队,最后不是成功了吗?也许日本还有第二次的国运,能够在西华的身上赌博成功呢?
这个时候,他又有意地不去想他观察到的西华的细节。这正是一个与清廷完全不同的政权,清廷是因为内部腐朽,所以貌似强大实则虚弱。西华则是反了过来,它已经很强了,而在外界给人的印象,还是一股落后中国的地方势力而已。
1936年的春天,从日本、德国到中国,历史的车轮,开始加速向前。
第134章犹太人与犹太组织
石原莞尔在西安的时候,本。古里安也在西安。与石原一样,他对于西华深感不安。
古里安是犹太复国主义的领袖之一,在去年即1935年,他当选为犹太复国主义执委会主席和犹太代办处执委会主席,这个时候他当然不知道,未来他会与日后担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的哈伊姆魏茨曼,一起成为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两巨头,被称为“以色列建国之父”。
在巴勒斯坦试图复兴犹太国的他,对于民国本来是漠不关心的。但是因为一个他认为“愚蠢”的计划,他不得不来到民国,对日本占领的东北地区犹太人的情况,进行考察和安排。
事情的起因,是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一位名叫雅各布希夫的美国金融界犹太巨富,出于对沙皇尼古拉二世反犹暴行的不满,筹集了2000万美元贷款,主动向日本提供援助,支持日本进行战争。
日本因此而对当时全球犹太人的经济和政治权势,有了很大的高估。而那个年代,俄国正在激烈地反犹,本身就有不少犹太人,逃到了东北。于是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高层与犹太人达成了一个密约,即日本许诺对犹太人不采取歧视政策,并给予他们一块土地复兴犹太国,而犹太人则利用他们的财富,帮助日本人在东北和以后被侵占的土地上进行投资,并影响美国的对日政策。
这个计划导致全球各地的犹太人,确实有不少人开始向中国东北移民,他们在中东铁路沿线开店、办厂,最先富裕起来的犹太人又开始涉足金融业,开设银行。一时间犹太社区,犹太教堂遍地开花,哈尔滨犹太人的人数,一度接近三万人。
1934年,日本人鲇川义介在外交刊物上,发表题为《一项邀请5万德国犹太人来满洲国的计划》的文章,这就是所谓的“河豚计划”。这一计划被特意命名为“河豚”,因为河豚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精心的烹饪,会将人毒死。日本人认为犹太人就是河豚,美味但有毒,但是可以利用他们的财富,来建设日本在东北的工业。
其实犹太移民在东北,并不受到当地日本军队的欢迎,很多时候同样受到迫害,所以又有不少犹太人从东北逃到上海去。是否与日本继续合作,成为犹太人需要做出的一个决定。
古里安就是因此来到中国的东北。而在他到达这个巨大的国家后,发现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出现一个巨大的变数,西华崛起。这个地方势力这两年开始不断扩张,已经占据了中国的9省,成为中国西部的主要势力,而且据说军队规模巨大且精良,已经有很多人认为原来的国民政府,可能不会是这个新兴势力的对手,更多的人认为西华必然会与正侵略中国的日本发生战争。
古里安在来之前,已经听说过了西华,因为西华与德国的贸易关系密切,还在德国招募犹太科技人员,并且得到了德国纳粹政府的许可。就他所知,迁往西华,确实是少数犹太科技人员的选择。
西华与日本的关系也让他不安,虽然他在东北考察下来,对于犹太人所谓在东北安居乃至“建国”的可能性,一点都不乐观,但毕竟那么多犹太人还不死心,他也顾虑他们的安全,所以在离开之前,他来到西安,想就近了解这个大国的走向,也能更清楚地认知东北犹太区的未来。
作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杰出领袖,来到西安几天后,他对于西华的认知并不次于石原莞尔,同样的“这是一个现代国家”的概念非常强烈。这使得他感到非常担心,他并不知道日本和西华在军事上谁更强大,但无疑西华不是容易对付的,未来日本与西华的战争,可能会是天翻地覆,东北的犹太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安定生活?
正当他和随从,在西安街头徜徉的时候,有两个男人走向他们,古里安警惕地看着他们,对方走到他的面前,彬彬有礼地用英语问他:“请问您是本。古里安先生吗?”
古里安内心不安,说道:“是的,我是古里安。有什么事情吗?”他进入西华,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因为他不觉得西华对他这个万里之外巴勒斯坦的外国人,会有什么特殊兴趣。
来人说道:“我受美国安华财团驻西华首席代表李思华女士的委托,向您致意。李思华女士想与您见一面,她就在这附近,我们可以带您及您的同伴过去。”
古里安对自己的安全放下心来,不过对于李思华的邀请,他大为诧异。她听说过这位女士的大名,不过她怎么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邀请自己?
来人将古里安引到了附近的一处茶楼,上了二楼的一个包厢,李思华就等在里面。
两人微笑着握手。李思华开口说道:“我从西华高层那里,得知古里安先生居然造访了西安,就很想与您见一面。”
古里安内心感到很奇怪,说道:“我久闻李思华女士的大名,知道您是美国有名的富豪。不过不知道您与西华的关系如此密切。不过您是如何知道我的呢?我可没有一点名气。”
李思华笑了,她也不卖关子,说道:“安华正协助西华,从德国招募一些受到迫害的犹太科技人员。所以我们对于你们犹太人的动向,还是比较关心的。尤其您是犹太复国主义执委会主席和犹太代办处执委会主席。”
古里安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但是贵公司在德国招募犹太科技人员,我们其实是使不上力的,找我是为了什么呢?”其实当然不是完全使不上力,犹太复国组织发力的话,还是有很多德国犹太人会相信他们的。在这个时代巴勒斯坦生活太过艰苦,并不是太多犹太人愿意移民到那里去建国。复兴以色列的梦想,还不是主流。
李思华又笑了笑,她其实对于古里安这些犹太复国主义者,并没有太大的期待。今天见他,也只是对这个以色列之父有点好奇,而且未来以色列是中东的重要棋子,先认识一下罢了。
她不动声色地说:“西华需要的犹太科技人员的规模,可以以10万人来计算,加上他们的家眷,西华可以帮助你们,从德国纳粹必然举起的屠刀之下,拯救几十万的犹太人。”
这话让古里安大吃一惊,西华对于犹太科技人员的胃口如此之大?这不就是要把德国赶出来的科技人员全部招募吗?但他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了李思华所说的“纳粹必然举起的屠刀”上,这让他感觉强烈的不安,她是什么意思?她了解什么?德国人会屠杀犹太人吗?
古里安赶紧问她:“德国纳粹正在不断推行排犹政策,我们在德国的同胞不断失去工作,很多人正在移民。但德国人不至于要屠杀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