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笔趣阁 > 第91章(第2页)

第91章(第2页)

很明显,对于西华,这些口头的嚷嚷或者威胁,只能让人家笑掉大牙。能对付西华的,就是彻底动员的大战。现在的华北驻屯军3万人,凭什么去和西华大战?他们可不是宋哲元的29军那种软柿子。日军对西华的情报了解,现在也是今非昔比,知道西华单单在绥远的驻军,就高达20多万人,甚至陆军的装备,更在日军之上。

所以这些日本在华北的乱摊子,都被一股脑儿地呈交了日本军部的大本营决断。

参谋本部为此炒作了一团,最后还是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石原莞尔的意见占了上风,这个时候正是他在日军中影响最大的阶段。

日本的军部都是侵华派,一群战争狂人,当然都不会因为西华的崛起,而停止侵华,在他们看来,侵华是日本生存的唯一机会,陆军在华北搞事,海军就在上海跃跃欲试。不同的,只是侵华的策略而已。

石原的发言很有说服力,是递进的三个逻辑:

第一、日本的命运,是不是取决于占领中土大陆?至少是确保满蒙?答案当然是确定的;

第二、西华的发展,是不是必然要与日本为敌,将日本从满蒙彻底驱逐出去?答案也当然确定。

第三、那么日本必须与西华决战。决战靠什么?当然是要赌上日本的国运,全力扩军。皇国兴废,在此一举。

所以光说不练有什么用呢?靠着目前日本陆军的现有实力,是明显不足以打败西华的。按照此时日军对西华的了解,西华至少已经有150万人左右的陆军,日军没有百万大军,击败西华就是扯淡。

其实石原本人,原来是个“缓进派”,认为应该先全力消化满蒙,不应急于扩大对华战争,以免过度使用武力,导致国力无法支持。

但在上次考察了西华后,恐惧让他改变了主意,日本跑不过西华,每过一天,西华可能都会比日本成长得更快一分,这让他一改成为了激进派,主张倾国之力,与西华尽快一战。

日本军部的意见统一,使得在裕仁的御前会议上,文官们再也无法阻碍这样的趋势,日本的大变在即,这头军国主义的猛兽,终于朝着最终自我毁灭的方向,加速奔驰。

第148章大扩军与中日布局

石原莞尔主导的参谋本部作战部,很快拿出了日本陆军的扩军和基于扩军后对华侵略的兵力部署建议。

作战部的计划,还引起了一场风波,因为负责财政的藏相马场锳一,看到了这个计划后,当场就晕了过去,好容易才被救回来。这个庞大的计划需要消耗的财政资源,马场虽然是一个对华强硬的吹鼓手,可是他本人现在担任着藏相啊,按照这个扩军计划,藏相几乎就会变成全日本最麻烦的一个人,他本来身体就不好,一下子就急的晕了过去,心肌梗塞,幸好抢救得及时。

没办法,马场锳一坚决地因为身体原因而辞职,新的大藏相贺屋兴宣,硬着头皮上任了,他是一个非常热衷名利地位的人,藏相的位置是他此生的梦想,在此诱惑下,虽然知道这就是当下日本官场最大的一个坑,他也只能是闭着眼睛先跳先进去再说。

按照石原的计划,日军将扩军到70个师团,几乎是当下的4倍规模。在李思华前世的历史上,这是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开启后的1943年,才达到的水平,是几乎竭尽了日本每一滴血,才能达到的水平。70个师团,将占据日本几乎全部的财政收入,民生是根本不要提了,就算是军工产业,没有个三年时间也达不到能够满足供给的时间,而且还要看有没有足够的军工原料。

这就是石原的决心——日本要么胜利,要么一无所有。

70个师团,将分为三类级别。

一等师团21个:编号第1至第20师团,以及天皇的近卫师团。

这其实主要就是以前的“常设师团“,是日本陆军的基本盘,原来有17个师团(其实还要加上一个天皇的近卫师团),这次又恢复了3个师团的编号,现在的编号是从第1到第20师团,以及近卫师团,实际上是21个主力师团,每个师团超过2。85万人,21个师团总计约60万人。

日本的师团实际上相当于其它国家的“军”,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相当于步兵团),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和一个骑兵联队,以及一些其它单位,例如独立野炮联队(36门120mm榴弹炮与12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4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16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8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36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

二等师团20个:编号第101师团至120师团。

石原计划中的二等师团,其实比起一等师团来,在装备上只是略微弱化,单个师团的人数大约在2。5万人左右。真正的差距是兵员的精锐程度,101到120师团主要是选用原来一等师团1~20师团的预备役人员作为主力,所以战斗力上,自然与一等师团有差距。

20个二等师团,总计规模达到50万人。

三等师团30个:编号21~50师团。

石原计划中的三等师团,实际上就是几乎动员起日本可用的大多数兵源了。三等师团的成员,主要是新兵,重在补充而不是前锋接敌。

这种“新兵”为主的师团,装备自然较差,几乎没有重装备例如重炮等配置。每个师团2万人,总计约60万人。

上述三类师团,总兵力将达到170万人以上,加上一些其它独立单位,例如陆军航空兵、保安旅等,日军的总兵力,在1937年底,将扩张到超过200万人。

其中陆航部队,要求成立第1航空军和第2航空军,将现在的近千架战机,扩张3倍,达到3000架战机的规模。不过这方面的计划遭到海军的强力杯葛,他们是不允许陆航的实力超过海航的。在激烈的争论之后,确定陆航的扩军计划先达到2000架再说,每个航空军各指挥1000架左右的战机。

按照这样的计划,陆航大致会有6个飞行团,每个团之下设置飞行联队、飞行大队、飞行中队三个层级,以能够独立执行配合地面部队战斗的飞行联队的规模来说,是30个联队。

在整个战机方面,加上海军航空兵的战机,总的战机规模可能会达到4000架,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规模。

李思华为什么并不想提前启动抗日战争?在军事上,空军的兵力差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仅仅是战机,大量预备飞行员的训练也需要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