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免费 > 第27章(第1页)

第27章(第1页)

最好的就是百事可乐,麦基逊们帮了忙,不但提供德州的资源,而这些家族与周边几个州的上层关系都很好,这些上层家族的产业中,不乏有经营消费品的渠道的,所以百事可乐在德州和附近几个州,很快流行了开来,这使得百事的销售规模和利润,增加得很快。

这种情况引起了华尔街的注意,不少机构加仓了百事可乐,德州家族们买时,市值大约还不到5千万美元,而到1929年的3月,其市值已经上涨到了1。2亿美元。华尔街对德克萨斯“财团”自然非常熟悉,所以发现了几只上涨很快的股票背后,都有德州家族的推动。不过他们虽然与德州财团疏远,但到底都是美国一个大圈子里的,对方也是不好惹的。自己吃肉,别人喝点汤,也不能赶尽杀绝。华尔街背后的财团们,都把这几只股票,看成了是德州这个小财团,下场的作为。李思华操控的这些股票,因此始终没有受到华尔街的干涉。

墨西哥的局面,已经稳定了下来。

整个帮派,已经吸收了当地人1500多人,分布在了华瑞兹乃至德蒙德的全境,甚至在山中,开辟了两个城市战的训练基地,所以丹尼尔帮的精锐,在整个雷蒙德的黑帮和警察中,都赫赫有名,都知道这个帮派是半军事化的,非常不好惹。而最初那些黄种人,则逐渐减少和消失了,剩下的人不多。

唐干林他们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来到了美国,开始是偷渡,随着“安华财团”逐渐在德州站稳脚跟,他们逐渐都取得了合法身份,不是长期签证,而是直接的美国身份。德州的上层打打招呼,下面的移民局和警察局,就非常容易搞定。现在丹尼尔和边境城市韦斯拉克的警察局长,以及移民局长,关系好得像是穿同一条裤子。

接近900人,还带了在墨西哥吸收的500多的,有点文化、懂得英语的拉丁人,在取得美国合法身份后,逐渐散入了全美,尤其是那20个安利的重点城市,他们在安利各地办事处的支持下,在当地住了下来,然后与安利“业务员”们打成一片,形成了松散型的组织,随时可以动员一大批人力。当然不是用来干架,而是为了未来大量收购小工厂,而做好准备。

他们现在的一大任务,就是根据李思华的工业规划门类,搞清楚自己分管的辖区内,有哪些可行的潜在收购目标,包括细节的情报,例如技术水平、老板信息、熟练工人和工程师的情况、华裔情况、经营状况等。对于被选中的重点目标,他们还要认识其中的雇员,尽量打听内部的情况。

对于这些2年前还是贫苦农夫的战士们来说,这简直是折磨,显然不是他们原来擅长的。但是李思华也别无选择,她也只能赶鸭子上架,能够信任的人手,只有这些战士们。

到最后,还是那些拉丁人,得到的情报最多、最清晰。而很多战士,其实是作为当地的武力存在。他们的组合,在一些城市,逐渐形成了所谓的新的“小帮派”。整体上虽然有点勉强,但这一张覆盖全美主要城市的情报和行动网,总算基本形成了。否则到时候不依赖这张网,难道靠李思华和少数同志,去寻找和收购可能的两三千家企业或者其生产线设备吗?还有未来的招聘技术人员和华裔青年等工作,都不是少数人能完成的,需要这样的组织力量。

李思华还让在华瑞兹和雷蒙特的帮派,继续寻找一些适合的拉丁人,要求最后拉丁人的人数增加到超过1000人,同时在各地安利系统的美国人中,小心翼翼地,但是逐步地发展一些人。当然,最后这些人都只会用以光明正大的帮助公司收购,而不是其它。主要的形式会是建立起向亚洲的出口公司,只是届时主要出口的是工业设备、生产线、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

海南根据地和山东移民工作部接到李思华的指示电文后,移民的工作开始陡然加速,1928年移民不到10万,而1929的计划就要超过50万人。按照这样的人口规模,会准备好5个师的青壮进行军事训练。而且现在的师,已经是李思华在美国计划进展较为顺利的前提下,要求的1。6万人的大师。

1。6万人编制的大师大致是参考德国二战的编制。之所以没有选择美国编制,是因为二战时美国师的编制,实在是太大,后期达到了超过2。8万人,这让李思华觉得这样的师编制太过臃肿,所以最后还是参考了德制。

这样人数高达1。6万人的步兵师,下辖一个师指挥部,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并配有师直属侦察营、摩托化支援连、摩步营、工兵营、通信营、卫生营、新兵营、兽医连、摩托化宪兵连、摩托化邮局以及军需处和供应处各一个。当然,这只是标准型,不同的部队,还会有很多基于这种标准之上的变形。

另外,在10个师中,李思华还计划编制2个装甲师,按照1。2万人的编制,下辖一个师指挥部,一个装甲团,一个装甲掷弹旅,两个摩步营,一个炮兵团,并配有师直属摩托化侦察营、重型摩步连、机械化步兵营、装甲工兵营、装甲通信营、卫生营以及军需处和供应处各一个。不过在进入缅甸的时候,是不能这样的装备的,交通条件可能不允许。

对于重型坦克难以在缅甸以及云贵这样的山区作战的困难,她现在的想法是,总是存在一些平原作战的需求的,必须要有准备,例如在缅甸东南平原上与英国冲突的准备。另外,她还考虑干脆配置一些轻型坦克,美国标准将此时重量低于5吨的,认定为轻型坦克,这类坦克甚至可以使用卡车运载。而且美国很快会有一款很不错的M2轻型坦克,虽然这个系列中比较成熟的M2A3是1934年才成熟,但那是因为经费缺乏——美国在一战后,对于军费实在是太抠了,与后世拼命的军事武装相比,简直是两个国家。

如果她通过德州财团投入研发费用,这款坦克估计在1932年就搞出来也不一定,那样到1933年完全可以实用。

当然还有初级空军,要建立起一定的空军力量,为未来的大空军打下基础。先狂想一下,构建一个空军师,72架战机(三个团)+12架轰炸机(一个团)+8架运输机,要花多少钱,现在她还真的没数。尤其是轰炸机和运输机,买不买得到,都还很难说,美国自己还没有像样的轰炸机和运输机呢。

另一个大问题就是油料,摩托化需要的基础是汽油和柴油,否则最多只能“骡马化”。解决这个问题很困难,暂时只能考虑在山区建立多个隐蔽油库,然后在战前全力输入,至少要准备好6个月以上能够满足军队战争的储备油。

盘算完军备,李思华自嘲了一番,现在有点心态膨胀了啊,有了钱,人胆子就壮。还是要仔细执行计划,大钱还没有到手呢。

1929年3月的一天,纽约洪门致公堂内,大佬司徒美堂,正在等候一位贵客的光临。他没有见过这位贵客,而根据事先了解的信息,他现在的心里充满好奇。

这位贵客是位女子,而且是华人,是他的同胞,这并不值得奇怪。经常都有从大陆来的客人拜访他,毕竟他是华人在美最大的“黑帮头子”,他在致公堂内另立的“安良堂”,此时已经是全美最大的华人组织,在美国的31个城市有堂口,成员高达2万多人。要知道,这个时候全美国的华人总数,还不到20万人,这意味着他组织下的成员规模,就超过了华人总数的110,所以他对华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是绝对的泰山北斗。

老头子今年已经60岁整,他的一生经历太多,很少有人物能够让他动容了,这位贵客却是个例外。

比较奇怪的是,与平常华人通常是由其它华人介绍给他不同,这位女客却是由他的律师,即后世大名鼎鼎的罗斯福总统,介绍给他的。并且罗斯福还做了一番调查,告诉她这位女客,恐怕是当今美国,最厉害的一位华人。

罗斯福是受到德州著名的大佬麦基逊的委托,将李思华介绍给司徒美堂的。罗斯福对此很重视,他其实与德州的势力,交往是很浅的,作为在政治上具有雄心壮志的他,自然重视这个与德州上层建立起良好关系的机会。

而且麦基逊介绍那位华人女子的时候,直接是用了自己家族“生意伙伴”安华集团话事人这样的形容词,这就非比一般了,麦基逊家族那是什么普通人吗?他们的生意伙伴,必然也不一般。

所以律师出身的罗斯福,对安华集团做了一些调查。他的人脉关系,实际上比麦基逊还强,所以情报能力也更强。因此发现安华集团,无疑是一家以德州为基地的新兴财团,而且正在美国股市中,带领德州上层的多个家族,在呼风唤雨,这让他也非常好奇,得到了他的重视。所以他是郑重其事地将李思华介绍给了司徒美堂。历史上,罗斯福当律师的时候,相当于司徒美堂的小弟,他和司徒美堂的关系很好,完全可以说得上密友。

李思华带着唐干林等几个人,笑吟吟地走向大门,还没等他们入门,司徒美堂已经迎出大门,老爷子声如铜钟,中气十足:“欢迎李小姐光临寒舍啊。”

李思华在寒暄的时候打量司徒美堂,老爷子已经60岁了,可是精气神十足,不愧是有武术底子的。他当年出名,就是一帮白人混混,到他工作的中餐馆捣乱,被他以一当十,当场打死了一个白人混混,轰动美国华界,被称为“第一个打死白人的华人”,坐了几个月牢,等他出狱后,由此奠定了在美国华人中崇高的声望。老爷子1955年才去世,活了87岁的高寿。

大家坐下后,司徒美堂也好奇地端详着李思华。非常年轻的女子,听说是出身大富之家,可是很有一股英武之气,单是气质,就与一般的华人女子不同。而且神色沉静,举止自信大方,面对他这个大佬挥洒自如,上位者的气势,不知不觉流露。他提醒自己,这可不是个普通女子。

李思华大大方方地介绍了安华集团的一些真真假假的情况。重点是安华已经在美国布局了多家企业,希望吸纳一些华裔和华侨。这引起了老爷子的高度兴趣。

老爷子询问:“需要多少人呢?”

李思华回答:“首批5千人吧,希望最后能发展到2万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