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西华召开了根据地高层经济工作会议。议程当然很多,李思华重点关心的,却是资本短缺问题,她对此做了重要讲话,主要是对根据地的资本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随着根据地四省大范围的大建设的展开,资本短缺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普遍起来。这无可避免,旧中国的基础是个农业国,贫穷落后,资本匮乏。西华的情况虽然好很多,但仍然逃不出资本匮乏的大格局,我们只能是选择重点的方向,进行产业突破。”
“什么是重点的方向?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产业,以及奠定国家大工业体系基础的产业,例如煤钢化,这是军工的基础,也是大工业体系发展的最基础产业;二是能够快速满足消费需求,引导资本增值的产业,例如化肥,不仅带来本产业直接的利润增加,而且它能够大幅提升粮食的产量,所以不是一个1:1的资本关系,而是1:10甚至更高的资本增值关系。”
“资本匮乏在未来的几十年之间,都不可能彻底解决,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地缓解资本匮乏的严重性,并且保证各产业的均衡发展,例如不要完全剥夺农业的利润,来发展工业。”
“以今年即1935年为例,我们西华的资本从何而来?”
“作为西华高层的经济领导层,大家知道,今年我们海外收益投入的资本是5。5亿美元,而由于很多生产设备等,是前两年购买的,实际的资本投入大约是7亿美元。这7亿美元当中,大约5亿美元是直接采购资金,对西华人民币不产生直接影响。其余的2。5亿美元,是投在西华根据地的,相当于发币准备金的一部分,这部分资本,变成了约6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
“人民币当下是绑定实物的,大宗的有米、面、布、钢材这几类。例如粮食,预计到秋收后,今年根据地以稻米为主的粮食总产量大约会达到1200亿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1人民币相当于30斤米的价格,这就是40亿人民币,我们西华政府掌握其中大约25%的产量,这就是10亿人民币。”
“再如钢材,今年我们投产的钢铁产能,会达到600万吨,但是这是理论产能,我们西华政府能够掌握的现货,大约会是在100万吨左右。按照每吨钢铁150美元左右的价格,这算1。5亿美元,也就是3。6亿人民币左右。包括其它的大宗物资,例如原油、布匹等在内,实物方面政府掌握的总价值,大约在20亿人民币左右。”
“其它的大类,就是我们在工业建设上的大量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除了来自海外收益的投资,还包括部分这几年我们自己用积累增加的投资,目前累积到大约是7亿美元加上5亿多人民币,折合人民币大约23亿元。
所以大家简单计算就可以知道,我们党和政府的总资本,大约现在是人民币50亿元左右。”
“以这50亿资本作为本钱,我们发行了大约35亿元人民币作为基础货币,大约是按总资本的70%确定的数字。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民国国民党政府,正在进行法币改革,他们预计发行的法币,总额大约是14亿元,法币与人民币的汇率,大致是1:1。2左右,因为都是基于银元改革的。”
“大家知道,基础货币发出去以后,有一个乘数效应,就是货币不会被只使用一次,银行贷款出去的钱,在社会上几次周转后,又会有一部分存入银行,银行又会把这部分钱再贷款出去,按照我们的统计,目前根据地的货币乘数,大约是还不到3倍,即35亿元的基础货币,在社会上形成的真正流通总量,大约是100亿元人民币左右。”
“所以问题显而易见,我们的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
“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乘数,大约是在6~8倍左右。也就是说,他们每发行1美元的基础货币,就会在社会经济中增加6到8美元的货币流通量,经济流通越活跃,货币乘数就越高。”
“我们的货币乘数如此低,说明我们的经济效率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呢?”
“第一,是我们民族自己的问题,中国人都太爱存钱了。”
说到这里,台下的同志们笑声一片。李思华无奈地摇了摇手。
“为什么爱存钱?各种原因都有,我们民族的记忆,就是要“备战备荒”的,而且大家都穷得太久了,有点钱就想存起来,不舍得花,这无可厚非。从长期看,我们要通过逐渐建设社会保障机制,让大家对于生活稳定能够有信心,有信心才敢消费,这是个长期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不是一步能够到位的。”
“第二,是我们还没有动员起经济的整体力量,尤其是民间的力量。”
“我们现在的经济体系,主要还是“由上向下”,以中央和各省的大规模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但民间的投资,尚不活跃。”
“一方面,我们根据地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各种政策方针,民间还不够理解,不够信任。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各层基层组织,无论是城区还是乡寨,要鼓励民间创业,私人资本创业。中国人舍不得花钱消费,但很有一些人,是舍得花钱创业的。”
“另一方面,我们要完善“从下向上”的经济创业发展体系,鼓励民间的能人,发现和创造市场,不断找到体系之外的新的经济成长点,并进行创业,各级基层组织,不但要监督他们符合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也要帮助它们的小企业成长,我们已经制定了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各级基层组织要落实到位。要热情主动地上门帮助,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当大老爷。”
“从7月开始,各个银行,会有一个总资本5%的专项贷款,就是面向民间创业,这5%的总资本,允许最高50%比例的损失,钱投出去,就做好50%收不回的准备,用来激励民间创业,相信我们最后是不会折本的,因为他们的税收以及创造的就业,必然能够弥补我们的资本损失。”
“当然,民事侦缉警察,要对这些获得银行专项贷款的小企业,做重点的监督,避免各种贪污腐化和骗局的发生。”
“需要批评的是,现在各级政府中,很有只重视由上而下的党组织的大投资,却对于各种民间由下而上的小额投资却视而不见,非常轻视。这是完全不对的倾向,是明显的懒政,俗话说集腋成裘,民间资本的平均规模很小,但对于活跃经济、补充资本匮乏,却是非常有帮助的,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起来。”
“乡寨的集体经济,也是一样,什么是农业的多元化?就是在种好地的同时,要发展其它的多项产业,不仅是种植和养殖业的多元化,包括加工业,也必须多元化,这不仅关系到农民集体富裕的进步,也关系到乡寨自身的长治久安。刚才我们谈到粮食,总共40亿元的资本总,有30亿元是在农民手中,这是很大的资本量,虽然大多数粮食最后都要吃掉,但是估计农民存起来的粮食或者换成的钱,至少也有8~10亿元,如果能发动其中的一半,就有4~5亿元,这是很大的资本。”
“乡寨要动足脑筋,寻找到安全可靠又有稳定盈利的产业方向,充分动员农民资本,加快资本流通。这是双赢的事情,要当成当前的大事去做,既为根据地解决资本问题,又为农民谋福利,未来每个人民,应该除了“薪酬性收入”以外,还应该有“财产性收入”,资本投资的收入,就是财产性收入。”
“在未来的6个月中,我们要完成改善资本匮乏的两方面工作。”
“第一是随着根据地的稳定,以及人民对我们政权和人民币逐渐增加的信任,以及我们资本的总量增长(预计到年末资产总量会增加到约68亿元),我们将进行一定幅度的基础货币增发,按照68亿元的75%,即总额发行51亿元基础货币,相对于现在的35亿元,增发16亿元的基础货币。”
“第二就是在座以及基层所有同志们的重要工作,以各种政策,充分动员基层组织,针对经济体系中可以由民间经营和发展的产业,提供充分的项目资源,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扶持他们发展,逐步建立起一个“由下而上”的民间经济体系,补充国有公有制经济的不足。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两个方面的融会贯通,才能构成一个有活力的大经济体系。总的指标,是到年底货币乘数要接近4倍的水平,即在目前3倍的基础上,再增加1倍的流通量。”
“所以如果我们完成了上述两方面的工作,那么社会实际流通货币的总量就会达到51亿元乘以4倍,即204亿元的规模,相对于目前100亿元的规模,增加了超过100%即104亿元,那么资本匮乏的格局,就会大为缓解。”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坚决反对那种不管项目前景,忽悠或者逼着民间资本投资的现象,考核的重点,必须是项目的成功率,如果报上来一大堆项目,结果却没有几个成功的,那么负责这些工作的人员,就根本不是革命的热情,而是借着革命的名义反革命,需要严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