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如面柳如眉,秋水含情不语时。一种风流谁写出,花前月下诉相思。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十里八乡的田野一片金黄,就连树上的鸣蝉也奏响了胜利的乐章。“阿秀,你们回来了,”半路上,阿秀他们遇见了去赶集的招娣妈妈。“嗯,伯母,我们回来了,您这是要去哪?”阿秀问。“明天请人帮忙做事呢,去集市上买点菜回来,哎!招娣这个死妹子出去就不想家了,”招娣妈妈抱怨着说。“伯母,饭店生意好,老板又舍不得多请服务员做事,所以招娣没时间回来呢,她把这个月的工资叫我带回来给您补贴家用呢!”阿秀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叠散碎钞票给她。“这还差不多,算她还有良心,秀丫头,谢谢你哈!”招娣妈妈说完欢欢喜喜走了。“哎!人总是捡软柿子捏,她为什么不说说阿英呢!”看着招娣妈离去的背影,阿秀替招娣愤愤不平。想起阿英,阿秀就气不打一处来。“秀,阿英是谁?”志强不解地问。“阿英是招娣的四姐,好好的工作不做,给人家当…”阿秀看了看周围马上闭嘴,幸亏没有别人,要不然自己倒成了搬弄是非的人了。“嘿嘿!你这话说了一半咋就不说了呢?”“额…这种事情你不知道也好,”阿秀抿了抿嘴。“好吧!听你的。”“嘻嘻!少管闲事,做好自己。”“有道理。”两人说说笑笑到了家门口。“姥姥、姥爷,我们回来了,”阿秀人还未到家声音却先到了,这是她一贯的风格。“汪…汪汪…”黑子摇头摆尾从院子里跑出来,它在阿秀的脚边嗅了嗅,又到志强的身边闻了闻。“黑子,姥姥呢?”阿秀摸了摸它的头。“秀丫头回来了,哟……小李也回来了!”姥姥看着两个孩子一起回来,脸上乐开了花。“嗯!姥姥,好久不见。”志强礼貌地打招呼。“快…快进屋,”姥姥笑眯眯。“好!谢谢姥姥!”“姥姥,还有我呢!”阿秀看着姥姥对志强的热情劲,好像忘了自己的存在,她有点吃醋。“嘿嘿丫头,你还用姥姥招呼吗?”姥姥宠溺地戳了戳她的额头。“嘻嘻!姥姥,我姥爷呢?”阿秀问。“你郑婶家今天请人割稻子,你姥爷也去帮忙了呢!”“哦!郑叔回来了吗?”“你郑叔跟阿荣都回来帮忙了,要不然你郑婶一个人怎么能够忙得过来呢。”“那倒也是,姥姥,我们家稻子什么时候割?”“过两天就可以割了。”“姥姥,为什么还要过两天呢?”“你这孩子,打稻机是我们家跟郑婶家一起出钱买的,现在他们家在用到,我们自然得等等了,你说是不是?”姥姥嗔怪地看了看阿秀。“哦!那我们就在家里多待几天吧!”“嗯!”志强应道。“孩子,还没吃下午饭吧?姥姥去给你们做。”“谢谢姥姥!”阿秀搂着姥姥的胳膊亲昵地说。“姥姥,别忙先,我在a市给您带了点东西回来,”志强打开蛇皮袋。“你这孩子,回来我就很开心了,还这么破费。”“姥姥,这些东西在我们这小地方是很难买到的,”志强一边说一边把蛇皮袋里的东西拿出来。“那谢谢孩子了!”“姥姥,跟我就不用客气了,姥爷的腿脚不好使,这是给姥爷买的活络油,这是给姥姥买的营养品,还有保健品之类的东西,中秋节快到了,这些月饼都是国营企业生产的,环保卫生,”志强如数家珍。“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有心了!”“嘿嘿!”姥姥看着面前一大堆东西,笑眯眯地问:“这得花多少钱哟!”“孝敬二老,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啧啧,瞧你这小嘴多会说呀!”阿秀朝他竖起大拇指。“嘿嘿!”“好好,多孝顺的孩子呀!”姥姥赞不绝口。“姥姥,我肚子饿了,”阿秀在旁边撒娇说。“好!姥姥这就给你们做好吃的去。”“姥姥,要我帮忙吗?志强问。“不用不用,你们休息一会,饭菜马上就好。”一溜烟姥姥就进了厨房。那时候用的是柴火灶,煮一餐饭菜确实蛮快。饭后。“强哥,我们出去走走吧!看看这几个月乡村的变化如何?阿秀漂亮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志强。“好呀!那走吧!”志强想拉住阿秀的小手,被她轻易就躲开了。夕阳西下,片片落晖洒落在乡村的每个角落,归巢的小鸟在空中盘旋,发出啾啾的叫声,他们并肩漫步在新修的道路上,看着路两边已经安装的电线杆,心里一阵感慨,乡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强哥,跟我说说外面的世界呗!”阿秀的嘴角微微翘起,露出甜甜的笑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想知道呀?”“当然了,”阿秀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呀!有时间我带你出去走走看看吧!”“好呀好呀!”阿秀拍拍手。“大城市正在大兴土木,修路、架桥、建房子,到处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呢,几十层的高楼大厦一幢幢拔地而起……”志强说的眉飞色舞,阿秀听的津津有味,她在脑海中不断地勾勒出外面世界的模样。看着一言不发的阿秀,志强在她耳边轻轻呼唤“秀!”“啊!怎么了?”阿秀抬眸愣愣地看着他。“你这傻呆呆的样子,在想什么呢?”“嘻嘻!听你说话呀!”阿秀缓过神来笑着说。他们一边走一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柳溪河畔,河水清澈,杨柳风轻,他们并排坐在河岸,心潮澎湃,志强想起柳永的词,他轻轻吟诵:“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哟……:()村子里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