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舒纭回来了,所以她的草药课如期开课,不过这一次她把周大夫带上了。
她这个半吊子水平可比不上周大夫这样的正经大夫。
孩子们也更受益些。
“抱歉,是我问的太唐突了,若是您不方便就算了,我自己协调一下时间。”舒纭看着周大夫瞠目结舌,半天没有应答,以为他是不愿意。
在古代,本来就倾向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观念。况且,在一些领域,比如冶炼、制陶、纺织等,技艺往往被视为家族或师门的“吃饭本事”,确实存在较强的保密性。
然而,这种保密性并不意味着完全不传授。如果没有传承,很多东西就会失传。
“我方便,方便,教认识草药还是很简单的。”周大夫说道。
他本来就是全仰仗舒纭他们几个才逃出生天,接下来还要请村里的汉子帮忙盖房子,给银钱事小,还人情才是重要的。
正愁没地方报答还人情,这下可好了。虽然他不轻易把本事传人,但是知恩图报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那就多谢啦。”舒纭微微鞠躬,谢道。
“舒姑娘不必客气,你这一声声谢可是折煞我了,该是我感谢你才对,我们一家三口粮食家当什么都没带,若不是你慷慨救济,我都不晓得咋办了。”
周大夫一家出来的匆忙,而且若是大包小包的定然是会引起注意的,干脆就舍弃了全部家当,如此舒纭便给了几百斤粮食给他们。
当然,也不是白给的。
“周大夫,我哪有您说的心善啊,我可是收了您钱的。”舒纭开玩笑地说道。
“我是给了你一百两银票,但是你应当知道现在就是有银子也是不好买粮食的。”
安阳县的粮价已经是二两多银一斤粮食了。他这一百两最多能买到五十斤,舒纭却给了他二百斤,这不是大善人是什么。
舒纭从来不是无欲无求的人,也不是白白把自己的银子粮食往外送的人。她愿意这么倾尽全力帮助周大夫的原因,自然不只是因为他们以前有交情,还有周大夫救了叶小花这些事情。
她已经在为几年后,天下太平之后做准备了,那时她是很需要周大夫的。
“大不了您以后还我好了,可不要再与我谢来谢去的了,咱们交情都这么深了,就不需如此客套了。”舒纭态度爽快地说道。
至于还她粮食啥的,她到时候可就不需要了,不过周大夫可以拿别的东西还。
“成,以后我不谢你,你也别谢我。”
周大夫也觉着这么谢来谢去的,反而生疏了,他自己在心中把舒纭和叶迟几人的恩情记住就行了,以后报答回来。
“周大夫,等会儿咱们吃过午食,您带着孩子们去后面一座山去认识草药,在野外现认现学更有趣味,孩子们也能记得更牢。”舒纭说道。
让周大夫代课,其实不只是因为舒纭觉得孩子们能学得更专业,还有就是她临走时摘了板蓝根和金银花的种子,一回来就迫不及待想去地里实践种植了,而且守粮叔已经帮她把地重新整好了。
她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不过她没种植过中药。
挑选种子也不知如何挑,只能按照挑粮种的方法。
吃过午食,舒纭去找了种地老把式叶守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