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清宫秘史攻略 > 第125章 富察皇后死了(第1页)

第125章 富察皇后死了(第1页)

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八日,细密的雨丝如泣如诉,纷纷扬扬地洒落人间。就在这阴霾笼罩的日子里,乾隆皇帝的原配皇后富察氏,于风华正茂的37岁之时,因病溘然长逝,宛如一颗璀璨星辰骤然陨落,令世人感到万分惋惜。富察皇后薨逝后,乾隆帝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怀着对发妻的敬重与深情,追尊她为“孝贤纯皇后”。“孝贤纯”三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她的一生,孝于长辈,尽显恭顺;贤于内宫,公正无私;品性清纯,不染尘埃。由此可见,乾隆对她的评价极高,赞誉之词毫不吝啬。富察氏生得端庄秀丽,自有一种母仪天下的风范。为人妻时,她恪守传统妇道,温柔贤淑,与乾隆伉俪情深;为皇后时,更是大公无私地统领后宫,在那充满口舌是非的后宫之中,赢得众人交口称赞。在教子方面,她堪称贤淑典范,以温婉而坚定的方式,悉心教导子女。她的骤然离世,如同一道晴天霹雳,令乾隆皇帝悲痛欲绝。“爱妻”一词,于富察氏而言,实至名归。为了表达对她的深情厚意,乾隆不惜耗费巨资操办葬礼。不仅如此,为了寄托绵绵不绝的思念与哀思,乾隆为爱妻作诗不下百首,字里行间,皆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亡妻的眷恋。世人常道乾隆是风流天子,又言顺治对董鄂妃爱得深沉。然而,观乾隆对富察氏的种种,足见他亦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丈夫,其专情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先祖顺治。富察皇后出身满洲镶黄旗名门望族,其祖父米思翰曾任议政大臣,后加太子太保衔;父亲李荣保曾任察哈尔总管,只可惜去世较早,未能亲眼见证女儿嫁与乾隆的盛景。值得一提的是,那位远征大西北的傅恒,正是富察皇后的弟弟,而傅恒的儿子福康安,亦被乾隆带进宫抚养。傅恒父子之所以备受恩宠,正如乾隆所言,实乃皇后之功。富察氏16岁时,嫁给了年长她一岁的乾隆,彼时乾隆还是宝亲王,富察氏成为他的嫡福晋。雍正驾崩后,乾隆登基为帝。乾隆二年,在张廷玉的主持下,乾隆册封富察氏为皇后。这一年,乾隆26岁,富察氏25岁。富察氏与乾隆育有两子两女。长子永琏,作为乾隆的嫡长子,被寄予厚望,被视作未来皇位的接班人,乾隆对其视若珍宝。然而,命运无常,乾隆三年,年仅九岁的永琏不幸染病夭折,这无疑给了富察氏与乾隆沉重的一击。而富察氏所生的第一个女儿,亦在两岁时早早离世,痛失爱女,爱子,让她的心愈发破碎。后来,她又诞下次女与次子。次子取名永琮,可命运似乎并未放过这一家人。乾隆十二年,年仅两岁的永琮,因染上天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如此接连痛失子女,这般沉重的打击,即便如乾隆这般的帝王,亦难以承受,更何况是母子连心的富察皇后。不难想象,富察皇后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痛苦深渊。雍正十三年,夜夜思儿唤儿的富察氏,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中泰山老祖召唤她,说能让她见到两个儿子。富察氏对这个梦境深信不疑,遂恳请乾隆带她前往泰山祭拜。乾隆心疼发妻,有心带她出去散散心,便欣然应允。“……”在泰山期间,富察氏气色极佳,面色红润,精神格外亢奋,上香祈祷、许愿皆一切正常,原本萦绕在她心头的抑郁阴云,仿佛一扫而光。乾隆并未多想,只以为是外出散心,让皇后心情愉悦。然而,命运弄人,在返程途中,行至济南时,富察氏却突然病倒,一行人加速往回赶的速度,谁料皇后行至德州溘然长逝,时年37岁。一时间,坊间传言纷纷,有人说这是泰山老祖将她招了去,也有人猜测她是因过度思念儿子,长期忧郁导致精神崩溃而亡。回到京城后,悲痛欲绝的乾隆皇帝,全身心地投入到皇后的后事操办之中。他传旨所有臣子皆披麻戴孝出殡,且百日之内严禁饮酒娱乐。乾隆自己更是七日没上朝,头不梳脸不洗,形容邋遢,宛如乞丐一般。富察氏的离去,仿佛将他的精气神一并抽走。据不完全统计,乾隆帝为富察皇后的葬礼花费上百万白银。最初,他谕令“丧礼处”向户部支取了白银三十万两。在丧葬工程方面,挪盖观德殿,新建宫门、添盖净房等工程,动员工匠8200余人,壮夫9500余人,耗费白银9600余两。之后,扩建停放棺木的静安庄,新建房间338间,又耗费白银余两。此外,看守陵寝每年所需费用在十万两白银以上。而这些仅仅是部分有明确记载的花费,实际总费用涵盖丧仪用品、祭祀活动、人力费用等诸多方面,繁杂琐碎,难以精确统计。,!从这场隆重非凡的葬礼,足见乾隆对富察氏的深情厚爱。乾隆因爱妻离世悲痛万分,正愁无处宣泄,一些臣子和儿子们的行为却未能让他满意,因而受到了严厉惩治。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丧礼上毫无哀戚之色。皇后并非二人亲母,感情不深,难以表现出极度悲痛之情。然而,乾隆在悲痛中,对二人的表现极为愤怒,严厉斥责,甚至公开宣告二人将来绝无继承皇位的资格。刑部尚书阿克敦,因满文译文中将“皇妣”一词译成“先太后”,犯下严重错误,被交付刑部处置。想当年,年羹尧因写错一个词,被雍正皇帝逼死。此刻乾隆盛怒之下,同样难以宽容。刑部最初判阿克敦绞监候,乾隆对此极为不满,要求改为斩监侯,待秋后处决,同时刑部众多官员也因连带责任被革职查办。工部因制作的皇后纪念册“甚为粗陋”,未能尽到应有的职责,工部全堂官员皆被问罪。光禄寺所准备的祭品“俱不洁净鲜明”,其大小官员同样被革职或降级。两江总督尹继善、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等50多位各地大员,因未主动上奏请求入京参加皇后葬礼,被乾隆帝或降级留用,或削去军功。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湖广总督塞楞额在百日内剃头,违反丧礼禁忌,被乾隆赐死。湖南巡抚杨锡绂、湖北巡抚彭树葵也因在百日内剃头,被革职留任并处罚财产。翰林院因撰拟的皇后祭文存在用字不当的问题,相关官员被罚俸。镶蓝旗汉军旗人李坦谎称身体抱恙,未参加祭祀,最终被剥夺伯爵之位。孝贤皇后去世后,按照满族风俗停丧100天,大臣们在这100天内谨小慎微,生怕惹怒乾隆帝。丧礼完毕后,乾隆帝立即下令设立“孝贤皇后陵寝总管衙门”,该衙门设总管、副总管、章京、笔帖式等大小官员二十三员,看守陵寝的兵丁八十名,专门负责管理孝贤皇后陵寝的一切事务。为表示对孝贤皇后的思念,乾隆帝还特意将孝贤皇后曾居住过的长春宫开辟成“纪念馆”。里面按照富察氏生活习惯布置,悬挂孝贤皇后的画像,像前设供案、祭器和供品,将孝贤皇后生前所用的东珠顶冠和东珠朝珠一并供奉在长春宫。每到年节及与孝贤皇后有关的日子,乾隆帝就会来此祭悼亡妻。长春宫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才被撤除。乾隆的种种做法,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厚爱,正如那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件事充分反映出,乾隆亦是一位痴情帝王。:()清宫秘史十二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