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公主府的琉璃瓦在晨光中泛着金光,李淮月刚踏进书房,就见景澄背对着门口站着,手里捏着那封从锦州带回的信,指节泛白。
案上的青瓷瓶里插着几枝初开的玉兰,香气清幽,却压不住空气中的凝重。
“有新消息了?”李淮月将披风递给侍女,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她昨夜辗转反侧,总觉得这些信件背后藏着更大的秘密。
景澄转过身,眼底布满血丝,显然是一夜未眠。
“周显的信里提到,高祖十六年春天,他按照李斐的指示,向朝廷上报了流民是叛乱。”他指着信中的某一行,声音发颤。
李淮月的心猛地一沉,拿起信纸仔细查看。“他们竟然这么早就有联系?”
“不仅如此。”景澄拿出另一封信,“上面写到,朝廷发出的救济粮根本没到了锦州,周显把它转送出城。”
景澄皱起眉头:“不过转送到了哪里,信中没说,也不确定是不是给了李斐这边。”
李淮月点头:“他们太狡猾了。”
“还有威远军兵败。”景澄愤慨,“周显在信中说,威远军的粮草坚持不了多久了,他们早就知道威远军会兵败。”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这也只是周显的一面之词,尚无其他证据佐证。”
李淮月抬头看向他,从他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愤怒。
威远军兵败后,高祖震怒,下令彻查,最终将罪名安在了宁国公府头上,说他们通敌叛国。
宁国公府从此一蹶不振。
若这也是李斐的阴谋,那宁国公府的冤屈,总算有了昭雪的希望。但她也清楚,仅凭这几封信,还不能下定论。
“锦州暴动、宸妃暴毙、威远军兵败、太子被废。”李淮月将这四件事一一列出,指尖在纸上划过。
“这四件事环环相扣,都是冲着太子来的。而李斐与周显的通信,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他是那个背后操盘的人。”景澄补充道。
李淮月强调道,“但目前,这还只是怀疑,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景澄的拳头砸在案上,砚台里的墨汁溅了满袖。
“我父亲一生忠君爱国,却被冠上‘通敌叛国’的罪名,死后连牌位都不能进宗祠。”他的声音带着哽咽,“若真是李斐所为,我定要让他血债血偿!”
李淮月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冷静。
“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她指着纸上的“太子被废”四个字,“这四件事的最终目的,就是扳倒太子。”
李淮月叹气:“不过现在早已过了十多年,很难再找到当年的人了。”
两人沉默良久,书房里只剩下窗外玉兰花瓣飘落的轻响。
忽然,景澄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安越枫!我们可以从他入手。”
“你的意思是。。。。。。”李淮月有些疑惑。
“安越枫一直以为先太子是他的杀父仇人,若让他知道真相,知道自己可能恨错了人,或许会站到我们这边。”
景澄解释道,“他现在站在李斐这边,只是被仇恨蒙蔽了。我们可以悄悄透露一些消息给他,让他自己去查。”
李淮月点了点头:“这个主意好。安越枫聪明过人,只要给他一点线索,他定会查到真相。到时候,他对付的就可能不是太子的后人,而是李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