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战绩在那摆着。
童贯笑呵呵地,眼色却有点冷,“当初陈绍从汴梁城外,某的大帐出发,只带了公文一张、印玺一枚,只身前往横山,自己收拢了千余溃兵,就能挡住李察哥四万大军。”
“如今他有兵有将,坚城厚墙,还有粮草辎重,为我们抵挡住西夏,绝对不成问题!”
西夏,可以说是童贯伐辽的第二大难处,为此他不惜发动了五年的横山之战,打的天昏地暗。
可惜,就是无法彻底灭掉西夏。
如今,他只能寄希望于陈绍了,因为他需要调走西军。
西军离开之后,唯有陈绍能阻挡西夏。
赵良嗣点了点头,说道:“此人确实有些本事,不过我看他打仗,有些依赖手下韩世忠。韩世忠虽勇,遇到普通战阵尚能应付,能否面对西夏大军的总攻,就有些”
听罢童贯就是一笑摆手:“固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事无须再提。”
他心里也在埋怨,自己已经无棋可用了,只能用陈绍,这一点说的不够清楚么。
你还在这质疑什么!
没有第二条路的时候,质疑不就是相当于扰乱军心。
要是前几年,早就把这个幕僚换了,他也觉察出,此人有些夸夸其谈,满肚子的道德文章,根本不实际。
陈绍和自己切割之后,了解大辽和女真的,就是这个赵良嗣了,所以童贯不得不重用他。
想到这儿,童贯就有些气恼,那陈绍怎地就如此短视。
你跟着某,在幽燕走一趟,立下泼天功劳,某还会忘了你不成?
他深知自己也老了,又是个宦官,也需要在大宋朝中培养一个人物,来代表自己维系这一大摊子的利益。
若是他肯看长远一点,童贯还是很看好陈绍的。
赵良嗣此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帝又要召见他了。
他缓缓说道:“陛下派人来,要我今日便去艮岳问话。”
这也在童贯的预料当中,官家最近对伐辽之事,颇为上心。
伐夏之战,虎头蛇尾,五月份时候整个大宋都以为西夏覆灭在即。
汴梁城中,那些商人都开始囤积烟了,开封府也准备好了庆祝的典仪。
最后硬是没打下来。
官家十分不悦,好在童贯还有伐辽这面大旗,说是为了保存实力伐辽。
伐辽的胜利,远比伐夏来的光荣,官家也是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童贯深知自己的所有权势,都来自于官家,这次务必要让他满意。
两人凑在一块,童贯更是叫人拿纸笔进来,然后又把人全部赶了出去,只留下他们两个。
将官家可能会问的话全部罗列出来,然后一一琢磨如何回答。
这一琢磨,就到了大半夜。
赵良嗣深深行礼,退了出来,童贯居然还踏着木屐,直送到门口。
门外守候的莺莺燕燕,都管家人一大堆,看着这个惊扰了宣帅好梦的中年人居然被宣帅这么客气地送出,都是瞪大了眼睛。
童贯在门口微微拱手:“固之,速去,速去!将来之事,某与汝共之!”
说完就笑笑转身,回到卧室里头去了,在门口等候的丫鬟侍妾,顿时香风卷动,全都跟着进去伺候。
赵良嗣犹自叉手回礼,然后昂着头,走了出去。
他心中豪情万丈,恨不得马上飞到皇帝身边,一吐自己的胸中抱负。
——
大辽上京陷落,辽天祚帝奔至西京的事,西夏和陈绍也知道了。
对西夏来说,这是一个极差的消息,他们原本的打算,就是利用大辽来调和,让宋人让出侵占的土地。
如果宋人不同意,就和辽兵一道,驱逐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