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帝素来只爱美人,若是陈巧儿脸上没有疤痕,恐怕前几年就入宫了。
今日的赏荷宴,陈巧儿以面纱遮脸,这倒是让旁人多了几分好奇。但她的身份摆在那里,除了皇帝和太后,没人敢叫她摘下面纱。
除此之外,赏荷宴的一众女眷中,萧氏之女,萧芷嫣容貌和气质格外出众,她一袭天水碧纱裙,往那一站,便犹如傲然挺立的清荷,一出现便引起了太后的目光。
时辰将至,众人向太后行礼。
太后含笑抬手:“都免礼罢,今日不拘礼数,只当自家园子逛逛。”
众女谢恩,依次入座。
然而,赏荷宴已过半,却始终没见皇帝出现,太液池畔的丝竹声渐渐低了下去。
席间命妇、女眷低声交耳,不时地望向宫门的方向,这总不能单纯是一场赏荷宴吧?
太后微微蹙眉,侧首对身旁的大宫女道:“去看看。”
宫女低声应下,匆匆退了出去。
一个身着浅粉色襦裙的女子微微拧着秀眉,她捏着团扇,扇面下的唇角微微撇了撇,嘟囔道:“这茶都凉了两回了……”
女子名为宋书涵,是曾经的校书郎,如今的侍御史宋百鸿的妹妹。
永顺帝驾崩后,梁平掌控皇城的一段时间里,又杀了许多天子近臣,以至于,在赵从煊继位后,宋百鸿一跃升迁为侍御史。
侍御史这一官职不高,平日里负责皇帝诏书起草、呈递大臣奏章等。侍御史隶属于御史中丞,而御史中丞又是御史大夫的下属官职。
宋书涵长相娇俏,很是讨人好感,虽然出身低微,但一来便和几个世家女子聊得甚欢。
她身体微微朝着萧芷嫣靠去,掩唇道:“萧姐姐,你说,陛下还来不来了?”
一旁的萧芷嫣闻言,眸光微动,笑着摇了摇头,“不知。”
忽然,宫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整理衣衫妆容,目光灼灼地望向入口。
“陛下驾到!”内侍尖细的嗓音传来。
太液池畔的丝竹声一停,众人下跪行礼。
萧伯瑀跟在皇帝身旁,目光轻轻扫过一众女眷,而后又垂下了眼帘。
“皇帝终于来了。”太后脸上堆起笑容,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悦。
赵从煊身着一袭月白色常服,见一众朝中大臣府中的女眷,才明白太后的意思,他轻瞥了一眼身旁的萧伯瑀,却见他似乎早有所知,不着痕迹地躲开了他的目光。
“儿臣方才向萧大人学习治国之策,一时忘了时辰,这来迟了。”赵从煊道。
太后连忙笑道:“皇帝勤政,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说着,她又朝萧伯瑀道:“萧爱卿既然也来了,不如一同坐下赏荷。”
萧伯瑀躬身行礼,“谢太后。”
几人坐下后,丝竹声重新响起,宫女们端着琉璃盏穿梭其间。
太后含笑执起一盏清茶,缓声道:“今年的荷花开得极好,只可惜后宫空悬,哀家这才唤一众女眷入宫,也算是不辜负这良辰美景。”
赵从煊仿若听不懂话中之意,只道:“太后若是喜欢,不如命人移栽至长乐宫去。”
“哀家老了,再好的花,看久了也腻,倒是皇帝年轻,该多看看这满园春色。”太后见他似乎不懂男女之事,只好直言道:“今日这赏荷宴,来的都是长安城中最出色的闺秀,皇帝可有中意的?”
席间霎时一静,众女虽仍低眉顺目,却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若是能入宫为妃,对自家氏族而言,是无上的荣耀。
赵从煊轻扫了一眼四周,淡淡道:“一切由太后作主便是。”
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唇角微微扬起。她放下茶盏,目光缓缓看向席间众多女眷,最后落在位置靠前的陈巧儿身上。
“巧儿,到哀家身边来。”太后温声道。
陈巧儿闻言,身子微微一僵,但很快神色便缓了过来,莲步轻移,走到太后身旁。她低垂着头,面纱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隐约可见其下的疤痕。
“巧儿是陈太尉的侄女,性子温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太后拍了拍陈巧儿的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怜惜,“只是命苦了些,前几年不慎伤了脸,但哀家瞧着,实在是觉得怜人,不如接入宫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