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让她“别掉队”的门票。
还有帮她召唤太阳的彩虹。
还有为她而来的烟花。
……
多少次,想起年少的陈迹舟,江萌眼前浮现出的样子,是雪天放学的深夜,他伏在自行车上,笑眼盈盈地敲开她的车窗:“怎么不捎上我?”
他总是带给她一切向上的宽广能量,留给她一抹暖阳般柔和温存的笑脸。夜空高远,他让整个宇宙都明亮。
她只是觉得,有他在身边,哪里都不冷。
她跟他感情好到,甚至可以把他当做另一个自己,将一切艰涩的心事娓娓诉说。快乐的,不快乐的。一一被应答,被理解,被宽容。
可是离得太近,视线就会失去焦点。
她不用去想喜不喜欢的事,也不会去想。
陈迹舟就是她独一无二的朋友。
那天,她心痛不已地问他:你觉得,有没有不会结束的爱情?
他没有回答。
答案种在心里,早就枝繁茂盛了。
串起来的记忆珠子终于指向了唯一的、最终的可能。
她看到一张盛大的青春的网,密密麻麻,点点滴滴,为她捕到一颗少年的心,清澈如水,不可撼动。
江萌翻着那本《十七岁下落不明》,她看着自己青涩的过往照片,她在故事之外,又拥有自己的故事。
她看着镜头。
摄影师让她笑,她就笑,让她忧郁,她就忧郁。
她那时还不懂忧郁,但因为这张漂亮的脸,达不到满分的情绪也可以被原谅。
余光里装着一个身影,不厌其烦、矢志不渝,像一棵健康旺盛的白杨,屹立在她的生命深处。
初夏的樟树叶下,他等在那里。
是那一次,也是无数次。
小说讲的是青梅竹马的温情故事,在一起的男女主角因为上一辈的恩怨被拆散,上册的尾声停留在分手的段落。
刚拿到手的时候,江萌看过。
再翻阅一遍,当年的心境又换了天地。
很快她意识到,陈迹舟还是看过这本书的。
她终于发现线索,要一页一页地翻阅、找寻,像从偌大的记忆池里捡拾碎片一般仔细谨慎,才能见到他郑重又简短的批注。
在她的照片一旁。
他写下她的名字,艰难的笔画,印得很深,刻骨铭心。
「江萌,我好想你」
他一直把书带在身边,因为书里有她的照片。
又是哪一年、哪一个场景、哪一个深夜,让他执笔落下,这寥寥的晦涩心声。
万语千言,都说不完,万水千山,都跨不过。
见江萌哭泣,邻座好心的女孩子递来纸巾。
她要用八年领悟,人不是只有感动的时候才会流泪,人在被爱的时候也会想要流泪。
她在回忆里拼凑她的不可分割,慢慢意识到,感情就像陈年的酒,要经年沉淀,才知可贵醇厚。
我们早就长在一起,比友情更伟大,你就是我用来抵御强大咒语的爱-
江萌到达的时候已经不早了,陈迹舟没去车站接她,去的人是裴肃,他的实习生。
他开的是陈迹舟的车,一边热情地帮江萌提行李,一边解释说:“陈总今天加班,最近有点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