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苏家村的村民来说,这些针线可以用来缝补衣物,也可以用来制作新的衣服,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呆在家也多是针线,所以他们更需要这些针线,用想丢弃的鸡毛鸭毛来换,求之不得。
从此开始,这个年底,在各个村开始出现了走货郎用各种小物件收鸡毛鸭毛……
而苏家也开始家家户户备年夜饭,送灶王爷……
苏家三房也在苏长松家过年了……
大房苏长松一家氛围还是喜庆的,尤其是苏长松本人,好像没有苏彩儿这个女儿一样,高兴的准备过年,指使着大李氏和儿媳拿茶水,零嘴出来。
苏长松这么殷勤,心里打着小算盘,自从苏建成去了军营,家里的生活更艰难了,他又是不愿意干粗活的。
之前原本二房答应让建成去铺子里干的,可事情应承了,苏建成去柜上熟悉熟悉,可没干几天就去军营了,这现在家里就剩他一个汉子了,也应该他去,可他一把年纪了,二房不可能给自己一个小厮做吧,他听说这铺子除了掌柜还有管事的,这次过年,也要把事情敲下来。
这二房可不是原来小打小闹了,能挣下一个宅子就知道,十亩地一年也挣不了那么多呀,这管事的说着气派,下面几个干事的伙计,不算帮人做苦力活,配得上他这个前任族长长子的身份!
姜玲玲拖到辰时尾,一家子穿戴整齐,新年新气象的去了大房,姜玲玲没有显摆云儿给自己做的那件漂亮的狐毛衣裙,说去大房过年,其实也是在一起做饭,女人们过年哪有享受的,只有那些男的们在吃零嘴,喝茶说话。
不过大房的零嘴硬邦邦的红薯干和快发霉的南瓜子,今年突然冒出来几个新鲜的,除了姜玲玲给的米焦,还买了一样糕点,桌上也算堆的挺多的。
“去去去,孩子都去后头玩去,这是大老爷们坐着聊事的地方。”苏长松赶走了自家和三房的小孩子,给了一块米焦给孙子苏永明,翘首以盼二房的到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建高也没有请上桌,也在后院陪着李氏坐着折菜,大房的菜也不知道多久了,蔫吧的很,黄叶还能留下,烂了的被剔除,被大李氏全部装走了,烂得那些也能吃一顿的,冬日里凑合凑合吧,只是过年要‘讲究一点’。
李氏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这半年养刁了,她下意识认为这整盘菜她不吃或者少吃,要是婆婆姜氏,这菜是不会下锅的,一屋子孩子孕妇吃这些有害身体,姜玲玲她一个人更不会吃了。
苏建高的思想也在改进,家里日子确实更好了,而且李氏胎象不稳就该养着,再吃坏了东西,大人孩子都很危险,杜氏那会吃的就很省,按照姜玲玲的话,都是没什么营养的,这个菜待会别吃。
两口子挑挑拣拣,一边小声说话,自家婆婆姜氏带了一只杀好的鸡,一些腌菜和腊肠过来,等会那鸡苏建高帮李氏盯着。
李氏无语,她是没吃过的样子嘛,这可不是自家,大不了回去煮个鸡蛋,而且婆婆昨天还包了饺子,晚上守岁的时候,没睡的人可以煮些,那大葱猪肉的,哪有一半都是肉的饺子呀!比起年夜饭,她还更馋饺子呢!
虽然没有听到苏建高两口子说什么,但是乐乐呵呵的,让大房杨氏看的羡慕,眼圈都有些红了,三房的公爹那么开明懂礼,为了捡来的孩子都愿意去战场,自家公爹明明在家除了田地不去赚钱的,还让唯一的儿子苏建成去军营。
杨氏垂着头,即便建成在家这会也不会跟自己一起干活,他是坐桌的男人,公婆也不会让的,看着李氏的新衣服,挺着大肚子还有新衣服,还是冬衣?姜氏看了也不知道说儿媳妇浪费布料?
“云儿、星儿来给娘看着灶台,过来别碍着大嫂子洗肠子了,这柴火就别动了,弄脏了不好洗!”姜玲玲给两个闺女挑了简单的活。
杨氏看着自己刚想找的帮手被支使走了,发现就连那些常年补丁的云儿、星儿也是新衣裳,云儿出落的越来越漂亮了,配着新衣有些不像村里的姑娘,听说在镇上学刺绣呢,而星儿长得十分可爱,大眼睛,小嘴巴,皮肤白皙,穿的红色的棉衣,像个瓷娃娃似的。
这两个姑娘跟大小姐一样穿着新衣服就不用干厨房比较脏累的活了呗!这不是往年苏茉儿的套路吗?
这个姜氏怎么回事,突然对这几个人好起来了,还自己去灶台上做上了,往年都是一把南瓜子,盯着云儿和李氏做的,去年李氏不也挺着肚子,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大的月份罢了,还不是灶台转的忙活,还不如自己婆婆大李氏关心一二。
自己的婆婆大李氏巴不得姜氏对李氏好呢,杨氏看了一眼婆婆大李氏,又发呆了,看来又想那个有辱门楣的女儿苏彩儿了吧!
大李氏这个年自然过的不开心的,去年这个时候还有儿子女儿都在身边,日子困难,可热闹,如今,儿子在军营不知道什么情况,托人送了军饷还比别家多一点,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伤立功什么的。
一般军饷带回需要给带的兵卒一点利头的,哪家哪户的找也费时费力,自然层层要一点,盘剥下来好几十文呢!
而女儿苏彩儿更是命苦,全家只有她心里还是觉得女儿不会做,她相信女儿的话,她是为了帮人被人陷害的,可是其他人都不这么想,她又不能告诉知情人以外的人,村里人都知道苏彩儿死了,她女儿都葬了,就像现在姜玲玲在自己面前,她都不能跟这个妯娌说一句她的女儿是清白的话。
周氏进到后厨,就看到大李氏侧过脸,偷偷抹眼泪,心下沉了沉,她这几天也睡不好!
她的大儿子当了差,连过年都不回来,大儿子苏建仁说是了初一要参加县城的什么庙会诗会的……
二儿子的腿比想象中要严重,听广盛药堂的祝大夫说比苏建昌二次受伤的还要严重的多,明年一年还得依靠轮椅,这孩子性格变化很大,当娘的也只能安慰……
三儿子从军不知道怎么样,还给家里寄银子,这他们根本不需要,只想他平安回来。
姜玲玲听着周氏安慰大李氏,这才发现大李氏泪眼弯弯的。
两个嫂子互相安慰,还不时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姜玲玲,这弟妹也不容易,年纪轻轻,三弟走了三年了,丈夫不在身边这几年,很难想象一个女人怎么把家过过来的,远的不说,近的野猪嚯嚯,苏建高进监牢,被全族逼着要方子,这哪里是女人能抗下来的。
如今更是性子平和,把日子还过起来了,背后不容易……
姜玲玲没有上前安慰也没有接受怜悯,这些不重要了,她看着锅里的饺子熟了,捞出来,准备焯水自己带来的鸡肉。
这厨房没有姜玲玲的配合没有上演一出妯娌过年互安慰的大戏,前头也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
“大哥,你想去我的铺子做管事?”苏长柏震惊地听着大哥苏长松说要来做管事的活,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呀,你看,这建义还坐在轮椅上,没人帮你管理铺子,我在家又没啥活,去帮你管管事,建成去了军营,家里没人挣银子可不好过。”苏长松这可是要委身去自己二弟家做管事,他心里不知道做了多久的心理建设,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