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嗯,去睡吧。”
对话框安静下来,米花望着屏幕暗下去的光,想起在东京的时候,从不会有人和她诉苦。
14岁刚入队时,她是全队最小的存在,抱着数据模型哭鼻子是家常便饭。
——算错刹车点会哭,被前辈质疑算法会哭,连熬夜改参数时咖啡洒在键盘上都会红着眼圈。
那时候总有队友揉着她的头发说“小不点哭起来像漏气的涡轮”。队长会把冰镇可乐塞进她手里,“数据错了能改,眼泪掉了捡不回来”。
他们从不让她碰那些沉甸甸的焦虑,车队里的大家个个像上了发条的引擎,连抱怨都带着股较劲的狠劲,谁会半夜找个毛丫头诉苦?
她只记得某次关东赛输了,硬汉著称的某个队友把自己关在维修站,她扒着门缝看见他对着涡轮发呆,转头却骂他,“哭什么?下次赢回来就是。”
此刻看着启介发来的“我是不是很没用”,米花敲出的字句里,不知不觉带了当年队长哄她的调调。
三天后的一早,群里就炸了锅。
——史浩发了段FD3S冲线的视频,计时器定格在1分57秒,比昨天的新纪录还快了1秒。
镜头里,在观众潮水般的欢呼之下,启介从车里跳出来,在赛道上原地蹦了三蹦,神采飞扬的双眸被晨露打湿,亮得像沾了星光。
“H前辈!你简直是我的幸运星!”
他给H发了九十秒的语音,背景里能听到队友们的欢呼。
“我按你说的,把专注力放在出弯爆发力上,果然在连续弯道甩开了自己的影子!刚才凉介哥都说,我那几个漂移有很大的长进!”
语气里的兴奋藏不住,却刻意收着尾音,没像平时那样喊得震天响。
后面跟了张照片:FD3S的引擎盖上,摆着个用能量棒堆的“金字塔”,最顶上插着张便签,歪歪扭扭写着“H前辈万岁”。
虽然嘴巴嫌着“幼稚”,米花在备忘录里敲下,“高桥启介:需定期投喂鼓励,效果堪比开挂。”
写完随手点开那张能量棒金字塔照片,把照片存进加密相册。
——文件夹命名为“笨蛋的战绩”,和凉介发来的战术分析报告放在一起,倒有种奇妙的平衡感。
凉介在群里@H:“他今早五点就去练车了,说要‘对得起前辈的鼓励’。”附带个无奈又纵容的表情。
H:了解。让他别练过头。
随手打完这句话,她想起老队长的那句,“数据是冷的,但握着方向盘的人是热的。”
老队长还总鼓励她,“你算出来的数据,藏着跟车手一样的火。”
那些永远给她力量的队友们啊。
原来有些力量,真的能隔着屏幕、跨过时间,像火种一样传递下去。
或许长大就是这样,曾经需要别人给糖的小孩,不知不觉也学会了给别人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