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双手上一顿,随即回头看来,林似以为她是心有愧疚,却听她毫无波澜问:你之前说谁家的衣裳最好来着?
林似:
一应衣食住行所需物什其实江南堂准备的差不多,沈良时无不满意,但林双总觉得差点什么,这几日都在忙,一直没思索出究竟差什么,今日得了空,林双便心中大致罗列了一份清单,催促着沈良时梳洗后,二人乘舟前往江对岸。
双木城中水路居多,人们出行大多用船,顺着四通八达的河流可以去往任意地方。江南堂独占一方,其余百姓多数住在江对岸,因此城中最热闹的也在江对岸。
时辰尚早,二人到市井摊贩上过早。林双想着她的口味,着意多点了些,都是些江南的特色。
沈良时隔着腾腾升起的热气,看她垂着眉眼拨弄碗中的食物,片刻后一碗豆花被推到自己面前。
林双问:这几日住的还习惯吗?
沈良时颔首,道:也算意外之喜,竟然还能在这儿遇到熟人。
渃湄姐?林双挑眉问道:你二人怎么认识的?
沈良时道:杨家世代为宫中太医,年幼时我们还一起念过书,后来她双亲因病离世,杨祖父便带着她离开京城回乡了,只知是江南,没想到原来是双木城。
这在林双猜想之中,杨家与江南堂关系不错,幼时堂中弟子有个头疼脑热都是到他们家去医治,杨渃湄和林单也算青梅竹马。
太阳逐渐毒辣起来,集市中的吆喝声此起彼落,柴火燃烧后的气味在温度上升中格外明显,新鲜的时蔬和鸡鸭鱼肉被摆上摊,热乎的点心甫拿出就被很快卖光。
林双付过钱后,拿到最后一包杏仁酥。她示意老板不用包好,直接接了过来,点心的烫意隔着纸传到她手心,二人嚼着杏仁酥坐上一艘乌篷船。
船身摇摇晃晃,在水面上与其他船只擦肩而过,穿过几座拱桥,二人衣摆搭在一起,袖袍轻轻擦着。沈良时朝两岸看了看,见不再是先前的小屋小舍,而是连成片的阁楼亭台,有的已经挂上牌,招呼着客人往里走,而有的才刚刚打开门。
我们要去哪儿?
林双朝前方抬了抬下巴,道:去十三斋。
船夫一边撑桨,一边乐呵呵道:林姑娘一回来就去给弟弟妹妹们取衣服啊?
林双笑道:他们的事有其他人操心,我只操心我自己的。
沈良时不解:十三斋?
船夫又道:姑娘是外地人吧?十三斋啊是双木城最有意思的去处,什么姑娘家的胭脂水粉、钗环衣裙啊里面都有,款式新颖,你不妨多去看看,尤其是有一家
林双拍拍船身打断他道:行了陈伯,知道你女儿在里面开铺子呢,我们会去照顾她生意的。
陈伯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抬头看向前方时,咦了一声,这大清早的江姑娘怎么在这啊?
柳枝垂到水面上,成一道绿帘,只见帘后款步走出一名窈窕女子,她脚边放着一个半人高的木盒,正打着把伞立在岸边招手,待乌篷船驶近,她朗声道:陈伯,搭我一程!
陈伯摆摆手,有客人咯!
江婴欠身一看,俏生生道:林二姑娘最怜香惜玉了,肯定会搭我一程的对吧?
林双面无表情道:后面有的是船,我赶时间。
江婴毫不顾忌,直接迈上船,道:林双,不是你跟到我屁股后面求我的时候了是吧?
求?
沈良时的目光在二人之间来回流转。
林双盯着江婴覆着面纱的脸,片刻后淡淡道:胡言乱语。
但依旧将杏仁酥放到沈良时手中,起身让了出去。
江婴满意地眯起眼,手中的伞递到林双手中,道:记得搬东西哦!
话落她便自然地钻入乌篷船中,同沈良时并排坐下。
哟,还有个小美人呢?江婴摘下面纱,露出张略施粉黛的精致脸蛋来,小女子江婴,十三斋中笙歌坊的坊主,姑娘贵姓?
沈良时颔首,我姓沈。
乌篷船中位置不算宽敞,两个纤瘦姑娘坐着虽还有空,但要坐下三个人就有些勉强,故林双将她的箱子搬到船上,便立在船头。
江婴道:进来坐啊,你害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