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令兰绬恼怒的说法,是关于兰筠和德昭帝的风流韵事,而这偏偏又是流传最广的一个。
众所周知,兰筠长得极美,流言竟说,德昭帝对她言听计从,是因为早就对她情根深种。
为此,坊间不知何时流传出这样一首童谣。
逍遥阁,金樽楼,一掷千金有何奇?
弃龙颜,薄相位,凤鸾悠悠显风流。
兰绬初次听到这首歌谣,便拍案大怒,提了长枪就要发作,被副将好一通阻拦才作罢。
但气过之后,兰绬又在深夜中陷入了怀疑。
德昭帝曾说,兰筠幼时曾是他的同窗,两人青梅竹马,一同长大。
二人如此交情,当年兰筠在殿试的时候,想必就已经被皇帝认出了,这才免了她死罪,还予以重用。
在兰绬心里,姐姐一直是世界上最聪慧、最博学的人,因此,她认为以兰筠的能力,即便官至宰相也是名副其实。
她自是相信兰筠清清白白,但保不齐那瘦弱窝囊的皇帝真的对姐姐有了心思。赵瞻贵为九五,若他要想要谁,岂不是一句话的事?姐姐再精明,也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孤身一人,如何能反抗得了所谓皇命?
她心思重重,不知如何说起,面对兰筠的询问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来了一句:
“恭喜姐姐高升。”
兰筠叹了口气。
她一眼就看出了兰绬的心思:“你是在路上听见流言蜚语了?”
兰绬想了半天,也没想好说辞,最后只好点了点头。
“都是假的。”兰筠简短地解释道。
“那如果,我是说如果,”兰绬有些迫切地问道,“如果陛下真的对姐姐有情,强迫你就范,姐姐该当如何?”
兰筠低着头,半晌没说话,然后她轻缓地吐出了一句话:
“陛下是个好人。”
兰绬正待开口,兰筠却忽然扬头来,目光锐利地直视她。
“但若有朝一日,他逼我就范,筠,但求一死。”
兰绬被她目光中的坚决镇住了。
“不要多想。”兰筠最后留下一句话,起身拍了拍她的肩以示安慰,“我去为你收拾房间,待会儿便去见陛下,早去早回。”
“嗯。”兰绬应道。
白雪纷纷扬扬地落下,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红灯,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这场盛会持续的时间并不算短,但兰绬却觉得眨眼间春节就结束了。
坐镇边疆经不起丝毫懈怠,启程那天,兰筠照例来送她。
兰绬牵着马,与兰筠并肩走了许久。
“姐姐。”她转过身,“就送到这里吧。”
“多保重。”兰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