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诗词谜面,普通人自是也有自己的歇后语、灯谜玩法。
姜宁手里拿了一串糖葫芦,拉着卫长昀挤到猜灯谜的人群外。
“要不要猜猜看?奖励是个花灯。”
旁边赵秋期待地看王子书,一看就是想参加。
王子书道:“这些字谜和灯谜,我不一定猜得对。”
“那有什么关系,反正是来玩的。”赵秋咬了一颗糖葫芦,“猜错了,私塾里的先生也不会知道。”
“猜便是,错了也不打紧。”卫长昀拿好手里的糖葫芦,免得竹签扎到人,“民间卧虎藏龙,不少灯谜便出自他们之手,连京城里的大家也不一定立即猜出,我们才读了几日书,猜不中亦是正常。”
姜宁看着卫长昀,抿唇低笑,勾住他的手,“你这人,倒是谦虚,还不骄傲自满。”
卫长昀听他说,瞥见那边王子书和赵秋已经在猜,便低下头,凑近道:“嫂嫂教得好。”
姜宁如今是最怕他说这两个字,耳边一热,轻轻推了他一下,“正经些。”
卫长昀难得有心逗弄他,“是正经的。”
本也是这般关系,难道还能有什么不正经?
姜宁瞪他一眼,问摊主要来一枚谜笺,“猜不出来,等会儿让你背我回去了。”
卫长昀接过来,打开看了下,问:“背一半?”
姜宁以为难住他了,立即拒绝,“不行。”
卫长昀低叹,向摊主举起谜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是风。”
摊主看着卫长昀,欣赏道:“这位公子要哪一盏灯?”
卫长昀把谜笺递给姜宁,“你想要哪一盏?”
姜宁迎着其他人看来的视线,匆忙扫了一圈,指了面前画了一条鱼的灯,“就它了。”
卫长昀“嗯”了声,接过摊主递来的花灯,道谢后,才递给姜宁。
“鲤鱼跃龙门,好眼光。”
姜宁被他一本正经的语气逗笑,拎着灯,打量他一遍,转身走时道:“我眼光一向都好。”
第112章新宅子。
灯会人影绰绰,小摊吆喝着,小孩、大人约着一块游玩,手里拿着小食,或是提了一盏灯,脸上洋溢着笑。
姜宁晃了晃手里的花灯,看眼正在排队的卫长昀,又低头看看脚尖。
忽地,脸上一阵冰凉。
姜宁好奇地抬头看天,发现天上正在簌簌飘着小雪,惊奇地抬起手,等雪落在手心。
“又下雪了。”
赵秋正埋头吃东西,听到这一声,连忙抬头,“下雪了!”
“还以为今年不会下雪了,没想到还有。”姜宁欣喜道:“看来今年真是个好年头。”
他俩正说着话,卫长昀和王子书一起回来,手里都拿着东西。
姜宁几步走到卫长昀面前,语气雀跃道:“又下雪了,你看。”
卫长昀把手里的烤肉串拿开一些,怕占到姜宁身上,“这么高兴?”
“你懂不懂一个南方人对雪的执念?”姜宁小声道:“很久没见过这么多雪了。”
卫长昀了然地点头,“那先吃烤肉串还是先看雪?”
姜宁伸手拿过三串,给赵秋和王子书一人一串,然后道:“都不是,我想去放灯。”
见卫长昀面上的惊讶,低声道:“其实是想回家了。”
姜宁有玩心,平时也贪鲜,可骨子里就是一个念家的人,出门玩半天,就想回家了。
卫长昀用空着的那只手牵起他,“那去放灯,放完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