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腻,反而和菜搭在一起很下饭。
“豆子煮得软烂,碾碎后加水,汤汁稠而不腻,倒是好吃。”
温安臣从前就不嗜辣,在家里也吃得清淡。
其他的菜他尝了,也好吃,但要说能吃一个新和鲜,就是这锅汤。
“大多人应该能适应,只是汤汁如粥,若说品相,与其他酒楼里比起来,稍微逊色,有的人去酒楼或者请厨子,便是觉得卖相好。”
起初姜宁担心温安臣不便露面,心道少了一个帮忙试菜的人,没曾想温安臣能来。
一听他这么说,立即问:“品相的确差了点,但味道好就能吸引客人来,口口相传,自是长久之计。”
大厨做菜自然是要色香味俱全,尤其是达官贵人,一盘菜光摆盘就七八样,真正能吃的就一点。
好看是好看了,可味道才是最重要的。
“那日后你要开店,我一定带认识的人给你捧场。”聂丛文咬了一口土豆饼,“这是土豆做的?”
“外酥里嫩,分明是炸出来的,竟然不觉油腻。”
“上面的酱是什么?”沈明尧自问吃过不少姜宁做的菜,却第一次尝到,“是甜的,却又——”
不完全甜。
卫长昀道:“他自己调的甜酱,用面酱调出来的。”
“用来蘸烤肉、油炸的东西,能去腻。”
“还有这等好东西?”谢蕴筷子完全没停过,这一盘里夹完,又往另外锅里伸去。
姜宁吃得不多,看一桌人都吃得香,一句接一句地夸,嘴角都没压下来过。
“喝点汤?”卫长昀看他一直在笑,把之前舀出来晾着的汤递过去,“晾了有一会。”
姜宁转头看他,端起碗,摸了摸温度正合适。
“看来我厨艺一如既往的好。”
“是。”卫长昀跟着笑了笑,“不过厨子光看就能看饱吗?”
姜宁撇嘴,“知道了,饿着自己也不能饿到肚子里这个。”
卫长昀纠正,“是不能饿着你。”
姜宁眼睛一弯,余光扫过卫长昀,笑盈盈的。
平时他俩这般说话,定时要被打趣一番。
如今一桌人只顾得上吃,倒是无暇开他们玩笑,生怕筷子伸晚了,盘子里就空了。
太下饭了。
每一道菜都能搭着饭吃,不仅饭香,菜吃着更香。
谢蕴平时饭量不大,还有点挑食,可每回姜宁做的菜,她就是能吃不少,而且完全不挑。
“宁哥儿,你和我都是黔州的,怎么我在家吃饭都没这么像。”
按理说,不应该啊。
姜宁低咳一声,瞄一眼卫长昀。
这要怎么解释?
“大概是我比较爱琢磨吃的。”姜宁这话不算说谎,的确是爱研究吃的。
其实大多菜他虽看家里做过,可实操经验不多,每次在家里做菜,都生怕浪费了食材。
好在他记性好,大多都能记得是怎么做的。
“金陵虽大,酒楼数百家,可说真的,宁哥儿你这一手厨艺,我都想跟你一起开酒楼了。”
谢蕴盯着他,不像是开玩笑。
聂丛文和温安臣吃得八分饱,筷子便慢下来,偶尔喝一口酒,听见这话也只是有些诧异。
京城虽繁华,做生意者前赴后继,可真正能留下来的,与会试一般,皆是大浪淘沙,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