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正好一本书一把剑,这样文武双全。”
“钱财不要了?”
“还要什么钱财,有姜宁在,难道还能没有钱财吗?”
“说得好有道理。”
……
大家讨论着幼安会抓什么礼,姜宁和卫长昀原本觉得什么都好,听着也好奇起来。
一帮大人围在旁边,卫家兄妹和顾今南跪在毯子上,都想伸手去帮幼安拿了。
大人们稍微克制,但腰也越弯越低,想把自己送的递到他手里。
不知道是不是随了姜宁的性格,幼安从小就不怕生,更别说这一圈都是熟悉的人。
大眼睛转了转,朝姜宁和卫长昀的方向看了眼,笑起来,手脚并用地爬起来。
姜宁下意识去拉卫长昀的手,“会拿什么?”
卫长昀看了看爬的方向,“可能是去拿笔,还有旁边的木剑。”
然而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压根没有根据卫长昀说的,爬过去后自己转了个身,拿起硌人的竹简,还有手边的吉祥锁。
姜宁一脸疑惑,“我觉得抓周好像也不那么科学。”
全凭手边能摸到什么,就去拿什么。
卫长昀低咳一声,凑到他耳边,“是这样。”
百日抓周,不过是大人们为了小孩能有个顺遂的未来,祝福他平安长大的心意罢了。
人活百岁,日子那么长,哪能是抓周能决定的。
其他人一看他手里抓的东西,会心一笑,手快的顾苗先把幼安抱起来,逗了两下,“未来成为当世大儒也不无不可。”
那可是连朝廷官员都要礼让三分的,皇帝想见一面,都得用请。
“什么当世大儒,到时候能读得进去书,我就阿弥陀佛。”姜宁看他们在收东西,道:“李叔、方叔,可以开席了。”
暖房只能摆得下一桌,所以另外一桌设在了旁边的偏厅。
方叔和李叔他们,跟着春娘一块领着几个孩子在那边,好在挨着的,又有炭盆取暖,也不觉得冷。
姜宁看大家陆续坐下,交代春娘盯着几个大点的孩子时,往院子里看了眼。
前几天还阴沉的天忽然放晴,照得院子里暖烘烘的,连开了的腊梅都泛着光。
脸上神情微怔,不由生出几分感慨。
这金陵的天,晚些再变吧。
第256章
元安十九年的最后一天,便是新年前的除夕。
金陵富饶,又有鱼米之乡的盛名,除夕的节日氛围极为浓烈,天还未亮,街上的年货摊子已经琳琅满目,来自各地的风味全都摆上了摊。
姜宁醒得晚,起来时见卫长昀还未去衙署,不由一怔。
“今日可以晚些去衙署吗?”姜宁抱着被子,打着哈欠,“要是还能再晚,我和你一起出门。”
“是可以晚点去,主要是安排衙署过年期间的当值,还有交接一些问题。”卫长昀站在柜子前,低头整理腰封,“不过晚不了太久,巳时得到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