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林锦走了,江晚月看向大队两个负责人道:“两百斤鱼,用我们之前那个渔网捞怕是有些不现实,能不能请大队用柴油抽水机把学校那个水塘抽干?”
田有粮皱起眉,点了一支烟。
宋大海顿了一下说道:“照理说,学校这个事,大队应该全力支持,但现在正是打谷的时候,粮站下了交公粮的日期,一天都耽搁不得,所以……”
郑校长目瞪口呆:“那咋办?”
粮站下了通牒,那必须得执行,不然整个大队都得吃挂落,这事儿比学校卖鱼的事重要多了。
辛辛苦苦谈成了两百斤生意,能卖九十多块钱,就这么没了?
这无异于一道惊雷打在众人的头顶。
田有粮摁灭了烟,道:“你们看能不能让教育局宽限几天,三五天就可以了。”
江晚月思索了一下开口:“把村里家家户户能借的渔网都借过来,再找几个手巧的妇女织成一张大网,怎么样?”
自行车
小荆大队一直以来就有湖有水塘,门口还有一条大河。
前些年没有搞集体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渔网,时不时下河抓鱼吃。
后来政策变化,河流湖塘成了集体财产,不允许私人捕捞,每年底干塘抓鱼,那些渔网就慢慢没了。
大队长和支书忽然要求各家务必把废弃的渔网找出来,这可让大家好一顿找,找了之后交到大队部,就这么一搜罗,居然也有十几张小渔网了。
前来织渔网的是江晚月的婆婆周秀桂,和田有粮的老娘田老太太,因为这事儿得低调,所以不好找其他人。
郑校长满脸感激道:“两位大娘白天干活,晚上还要来织渔网,实在是太辛苦了,放心,工钱学校会结给你们。”
“还要啥工钱?”周秀桂拿针在头发上抹了一下,“你是为了孩子,我们不也是为了孩子,一样的心。”
田老太太点头:“我一辈子没读书,就希望孩子们有文化,校长老师都带头为孩子们谋福利了,我们哪能拖后腿,放心,明天一定能有一张大渔网。”
第二天,没有下雨。
学校照常上课,在第一节课下课之时,田老太太迈着小脚给学校送来了大渔网。
老太太一句话没说,转身就走了。
江晚月内心温热。
从她开始办这件事开始,从头到尾,遇见的都是热心的人,但凡有一个人不配合,事情都不会如此顺利。
她没再麻烦大队里安排人来拉鱼,因为村里也有挺多事情要忙,她是让孩子们也参与进来。
四五年级的孩子平均十二三岁,一个个都挺高的了,也能当半个大人用了。
江晚月没说拉鱼干什么,免得这些学生叽叽喳喳说出去传到别的村子里去,只说是义务劳动改成了今天。
下午最后一节课正式捕鱼,孩子们一个个兴奋极了,踢掉草鞋,脱了裤子。
郑校长特意找人请教了一下捕鱼的技巧,首先三个老师下水,将一亩大池塘上方的浮草清理干净,然后开始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