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两位领导皱眉沉思之际,工艺所那边一位负责车辆的技术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先不论你的技术思路如何,单单是从泵车的工作原理上怕是就无法满足你的工艺要求!”
“就你刚刚试验的这两种化学药剂,若是真分成段塞交替泵注的话,怕是都没等工作液进井筒,就已经先在泵车里面,管线內部发生了反应。”
“到时候不得把整个泵车都给废了?”
“这一个高压泵车,可是小一百万呢!”
对於这个问题,刘尚自然是早有想到。
“你说的没错,所以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两个泵车。”
“一辆泵车专打水玻璃,另一辆泵车负责打清水驱替液和氯化钙溶液。”
这时候,又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你这样太过理想化了。”
“就一个井口,你弄来两个泵车,
三种不同的工作液,还要往復的多次交替施工。”
“而且每一次的交替,还要重新拆装一遍井口的高压管线和泵车与罐车之间的取水管线。”
“这真的可行吗?!”
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刘尚直接给予了回答。
“在施工时,我们將装有水玻璃,清水,氯化钙溶液的三辆罐车屁股朝后,一字摆开。”
“然后1號泵车与装有水玻璃罐车之间的取液管线不用动。”
“2號泵车的高压管线不用动。”
“虽然確实是需要拆装几遍井口,但也没想像中的那么麻烦吧?”
这时候,工艺所所长孙卫华手指敲了敲桌面,眼中含笑的看向了蒋启东。
“蒋所啊,还別说,我觉得小刘儿提出的这个工艺,还真可以试一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蒋启东再看向刘尚的目光,已经变得温和了许多。
“若是真按照你的想法去更改施工工艺。”
“你能有多大的把握?”
刘尚想了想,很认真的答道:
“蒋所,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指挥得当,现场负责更换管线的工人效率够高的话,我还是有非常大的把握不会卡井和堵井的。”
“至於后期这口井的封堵效果会如何,这我可就说不好了……”
他的这一番颇为认真和诚恳的话直接把蒋启东逗乐了。
“你小子口气倒是不小!”
“如今在咱们这里,你能够做到堵剂不卡井,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眼看著蒋启东同样默许了刘尚的提议,孙卫华也就直接拍了板。
“行,那咱们就这样定,就按照小刘儿所说的那样,更换现场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