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您忘了吗?您小时候是养在老夫人身边的。”
春兰一边把端着的水盆放到架子上,一边解释道。
“不过奴婢来时,您就已经不在老夫人院里了,身边只有一位楚嬷嬷。”
当年老爷子致仕,姜明籍回京后要忙朝中事务,沈氏又要照看年幼的姜盈,又要管理整个姜家。
只得把还在襁褓中的姜窈,抱给了老夫人。
“噢,可能是发热的后遗症,总觉的头还有些昏昏沉沉的,那是我长大以后自己就搬出来了吗?”
“算是吧。。。。。。小姐您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非说是老夫人害您没了亲娘,与老夫人大吵一架,这才搬了出来。”
姜窈拧眉,竟然是这样。
她觉得这其中一定有古怪。
父亲
说到后面,春兰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小,小心翼翼地抬头去看姜窈的神色。
不过如今看来,这事恐怕另有隐情。
姜窈还想再问些从前的事,就听见外面又有了动静。
是小厮过来传话,“小姐,老爷回来了,唤您过去说话。”
姜窈叹了一口气,起身理了理衣裳,往书房去。
一路上都在回忆原书中对姜明籍跟姜窈的描写。
本朝律法有言,父子不得同朝为官,当初姜老爷子还在朝中任职,姜明籍若要入仕,便只能外放至地方。
他与发妻沈氏算是世家联姻,平时也算是相敬如宾。
在姜明籍外放之时,沈氏刚怀上姜盈,舟车劳顿恐对胎儿不利,便没有跟着去,只支了两个年轻的丫鬟跟在他身边。
若是姜明籍看上哪个了,等回来抬成妾室也就成了。
谁知在清石县时却发生了意外。
姜明籍在清石县做县令时,遇见了一位“真爱”,名为秋烟。
姜窈不禁叹道,果然无论古今,文人骨子里都爱救风尘。
两人在清石县琴瑟和鸣了一段时日,直到姜老爷子致仕,姜明籍被重新调回京城。
当时秋烟已有七个月身孕,本想着胎儿稳固,一路上又坐着马车,不会有事。
谁料路遇大雨,奔波之下,胎儿早产,秋烟生下她没多久之后就咽了气,成了早死的白月光朱砂痣。
姜明籍抱着早产出生的女儿回了京城,取名姜窈。
月色故园同窈窕,虫声此夜独凄凉。
也不知道前几日原主说了什么,能叫姜明籍这么生气。
听春兰说,原主前几日跟姜明籍吵得十分激烈,气的他第二日就借着公务搬去户部住了。
怎么原主欠下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要她来收尾。
书房里。
姜明籍端坐在一张雕花梨木椅上。
他面容刚毅,眼角的细纹透露出他经历的风霜,还未四十,一头乌发中就夹杂了几缕银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