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大人厚爱,这是杜家的荣幸。”杜向松招呼下人进来,接过了一些书信递给了何榆,“经过杜家的调查,北狄的暗探竟然已经深入了大梁,而代州官府内的部分衙役已被其收买,就要趁乱在发放粮食时制造事端,挑起官府和百姓之间的矛盾。”
“大人以为,这个幕后黑手如何?”
何榆冷笑,这个杜向松,当真是老谋深算。
她原以为此次事故只是世家以人命相要挟,要将她们之间的联系绑得更深些。
却不曾想,杜家竟然算到了这一步。
若是官府对这场闹剧最终给出的结果是北狄作乱,那么原本只是编造出的,为提防北狄入侵,官府要加征军粮便不会只是谣传了。
百姓在知道北狄在发放粮食时捣乱后,再加上世家提前收买的人煽风点火,定然会认为此次粮荒也是因北狄而起。
那么世家这一番大力收购粮食,扰乱市场的动作,也完全被合理为一心为国,而并非私利了。
既然如此……
“极好,杜家主果然稳妥。”何榆赞叹道。
“杜家主,眼下代州虽然称不上贫瘠落后,但也并不繁荣。”她诱惑道,“只是想要大力发展,若还如原来一般,大家齐头并进,虽说是通力合作,但却并没有足够的效率。”
“毕竟资源是有限的。”
“大人的意思是?”杜向松虽然已经有了猜想,但还有些不敢置信。
“既然如此,不如先选出一个家族作为代表,同官府合作搞发展。”何榆一边说,一边紧紧盯着杜向松。
见其脸上难以抑制地出现了兴奋的神色,她继续画饼:“为了能够更快地树立典型,官府会对这个最终选出的家族进行资源倾斜,助力其发展成代州、乃至整个大梁闻名的世家。”
“不仅是要先富带动后富。”何榆接着暗示,“先读书的人也要带动后读书的人,先做官的人也要帮扶后做官的人。”
“杜家主觉得这个政策如何?”
原本兴奋的杜向松在听到科举相关时,一下清醒了过来。
她叹了口气:“大人有所不知,宋家是书香世家,又是圣人宋尚的后代,因此,对于科举的典籍具有解读权,以往代州的科考中,有一半多都是宋家族人和门生中第,您说到的读书和做官的政策,我们这些人恐怕是难以竞争了。”
何榆压根也不在乎到底谁能成为这个优胜者,因此也没有顺着杜向松的话往下说。
她也叹了口气:“那很遗憾了,杜家主。看来宋家很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头羊了。”
杜向松有些急了,她还想说些什么,可何榆没再给她机会,径直告辞了。
“对了,杜家主,可别忘了安抚闹事的百姓。”
杜向松看着何榆离开,闭目养神,决定好好权衡一下利弊。
可……真的很难不心动。
她怎会不知这是个陷阱?
可是怕就怕在,只要有一个世家投向了何榆,那么剩下的世家联盟很快就会分崩离析了。
毕竟谁会眼睁睁看着,别人用了自己放弃的机会超过自己呢?
“去查,何別驾离开后去了哪里。”
“家主。”很快就有人来汇报,“何大人朝着宋家的方向去了。”
杜向松猛地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