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肆意大笑。
“好!”她坐直了身子,”大理寺卿何在?”
“臣大理寺卿狄胜,谨遵圣意。”大理寺卿狄胜缓步出列,井井有条地安排妥当,将朱何押了下去。
何榆扫视一圈,有人避开了她的视线,低下了头,有人迎了上来,直勾勾地盯着她的眼睛,而后像被刺到了一般,迅速移开了目光。
这是何人?
何榆回忆了一下,想起这是前些日子北疆议事时呈上战报的将士。
她礼貌地对他微微颔首示意,没注意那人发现她在看他后激动得快要晕过去了。
“庄大人,庄大人?”
太子少詹事扶了庄淮一把,无奈地说:”你恐怕要比朱何还要激动了。”
庄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能得何大人一望,已是某之幸也。”
高台之上,皇帝宣布了对常玉及其家人的赏赐。
“加赏常玉司马一职,并以此规格厚葬。常玉乃关内人,就令关内节度使于常玉家乡为其立碑,宣扬其为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予常玉之母常知节举人身份,可于来年参加会试;特批常玉之女入太学,以继常玉之志,继续为国尽忠。”
“所有涉事官员和王公,也一并按律法处理,所抄家产充归国库。”
听到这里,何榆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见何榆无所事事,似是在神游,皇帝轻咳一声,扬声道。
“侍御史何榆,破案有功,现加朝议大夫兼鸿胪寺丞,以示殊荣。”
“何卿,谢恩吧。”
紧跟着,系统的电子音就响起了。
“恭喜宿主获得名臣成就:国库充盈。”
啊?
*
“这也算是成就啊。”何榆难以置信,“我参与抄家,难道不应该是什么恶臣成就吗?”
系统吹口哨。
“可恶。”何榆愤愤不平,但还是在下朝后留了下来,跟着内官到了后殿。
“陛下。”
皇帝抬眼:“爱卿来了,坐。”
何榆在内官一早准备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陛下使臣兼鸿胪寺丞,岂非北疆那边……”
皇帝笑道:“何卿果然聪敏,正如你所想的那样,北疆战事的确有进展,我军势如破竹,敌军节节败退。现在北狄想要派遣使团来,与我大梁进行和谈。”
何榆听后一惊。
“统子,没想到大梁军队如此厉害,竟然打赢了。”她有些头疼,“你说那现在再打仗还能对国家财政造成冲击吗?”
“不对啊……”她哀嚎着,“我刚带人抄了家,还得了国库充盈的成就,现在大梁财政很难拖垮了吧。”
系统很想劝她,走名垂青史路线能怎么样呢?
谁知何榆像是知道它要说什么:“那可不行,一旦决定要走名臣路线,我就会被限制住,也就不能放开手脚做事了。”
“更何况现在还有原主的身份谜团,还是谨慎些好。”
系统翻看了好些遍,都没有找到原主隐藏身份的线索,因此也觉得有理,还是低调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