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鼻子一酸,眼眶发热。
妻子的理解和牺牲,比任何鼓励都更有力量:
“新公司有过渡期的租房补贴,虽然不多。。。。。。我再想想办法,我。。。。。。我想试试。”
挂断电话,小李靠在冰冷的楼梯间墙壁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回到工位,拿起笔,手指不再颤抖。
他盯着那个是的方框,仿佛看到了黄浦江的波光,看到了写字楼里的咖啡机,也看到了妻子温柔而坚定的眼神。
他咬了咬牙,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绝和对未来的茫然期待,在那个小小的方框里,用力地画上了一个对勾。
心脏在胸腔里砰砰狂跳,像是擂响了奔赴未知战场的战鼓。
三天后。
魔都金融区。
小李拖着一个半旧的行李箱,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站在一栋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摩天大楼脚下,仰头望去。
阳光刺眼,大楼反射着冰冷的光泽,压迫感十足。
他深吸了一口混合着汽车尾气和金钱味道的空气,按照邮件指引,找到了入口。
刷卡,进入。
扑面而来的冷气带着高级香氛的味道。
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挑高近十米的大堂,步履匆匆、衣着光鲜的白领精英。。。。。。
一切都与京都那个旧写字楼天壤之别。
他有些局促地跟着指示牌找到了电梯间,按下了余加公会所在的楼层。
电梯门打开,眼前豁然开朗。
巨大的LOGO墙上是余加公会的艺术字体,简约大气。
前台接待穿着合身的职业套装,妆容精致,笑容标准。
开放办公区宽敞明亮,巨大的落地窗外,黄浦江景一览无余,东方明珠仿佛近在咫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排排崭新的苹果iMac整齐排列,员工们或专注地盯着屏幕,或低声讨论,一切都井然有序,高效运转。
小李被带到了技术部。
他的新工位干净整洁,配备了一台全新的iMac。
邻座是一个看起来和他年纪相仿的男生,戴着黑框眼镜,很斯文的样子。
“嗨,新来的?京都那边合并过来的吧?我叫陈民,负责数据平台这块。”
男生主动打招呼,笑容温和。
“啊,你好你好!我叫李伟,叫我小李就行,刚来,以后请多指教!”
小李连忙回应,有些紧张。
“别客气,都是一个团队的。”
陈民指了指小李的电脑:
“系统账号帮你开好了,邮箱、内部IM、代码仓库权限都设置好了,你先熟悉下环境,待会儿带你的Leader会过来给你安排具体工作,哦,对了。”
他指了指茶水间的方向:
“那边咖啡机随便用,星巴克的豆子,零食饮料管够,冰箱里有牛奶果汁,下午还有水果切盘送过来。”
小李连连点头,心里暗暗咋舌:这福利待遇,京都那边想都不敢想。他刚打开电脑,准备登录系统,一个穿着剪裁精良的深蓝色衬衫、看起来三十出头的男人走了过来,气场沉稳。
“李伟?欢迎,我是王涛,技术部后端小组的组长,以后你跟着我。”
王涛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
“我们这边主要用Go语言重构核心后台服务,逐步替换掉原来那套PHP的老系统,这是新项目的技术栈文档和开发规范,你先看看,重点是代码风格、单元测试覆盖率和CICD流程的要求,务必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