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还没进门就宠著?
一片雪落在头上时,贾璉从思索中走出来,抬头看天,茫茫的一片。
本已经生出【皇帝逼急了就躺平摆烂】的心思,被这一场不讲道理的大雪嚇了回去,狠狠的一个哆嗦后,想起了那句【白茫茫一片真乾净】。
雪落在颈窝里,还真的冷啊。赶紧上车,回家。
家中贴心的桂香已经让人把地暖烧上,这个时代的地暖,那是真叫奢侈,还容易中毒。
京城的冬天就是这样,又干又冷,贾璉下意识的想到,要不要手搓点甘油出来。
如果是普通人家,弄这东西大概是要被打死的,但是在贾家呢,属於常规操作,还有所谓【遮奢】之名。嗯,让人不禁想起贾母饭桌上的一道菜,原著里特意强调了做法。
有多好吃贾璉是没吃出来的,毕竟传统出师再怎么提鲜,都顶不住工业生產的穀氨酸钠。
贾璉更愿意吃一些简单加工后的饭食,比如燉出来的鸡汤,清蒸的鱼等等。
感觉到嘴唇的乾燥,贾璉有点烦躁的扭动身子,又想起来皇帝的暗示。
忍不住冒出一个念头,有没有一种可能,皇帝在提醒贾璉,贾家的虫豸们要看好啊!
大义灭亲是不存在的,这年代讲的是亲亲相隱。悄悄弄死是唯一的选择。
又一个冬天的早晨,城门刚打开的瞬间,一辆牛车便出了城门,车上都是冻僵的尸体,城外的乱葬岗上,又多了一些幽魂野鬼。
这些人静悄悄的离开世界,没人会关心他们,甚至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
除了城门口的守卫,看著远去的车辙,缩著脖子幽幽嘆息一声。
下雪带来的好处,就是阁老家门口的人都散了。
关於成立银行的话题,在刻意的引导下,成立银行被忽略,各地分行官督商办为中心。
官员们在规则內打笔仗,带出来的一些列话题,通过张廷恩的关係,贾璉第一时间就能了解。只是苦了张贵,差不多每天上午,都要冒著雪来一趟送信。
在一片爭吵声中,皇家中央银行掛牌了,从皇帝的旨意中不难看出,这是一家直属於皇帝独立的机构。权利范围为督造银幣,以及监管其他分行,本身並不经营商业。
就在有心人看到央行不过是个银幣发行机构和分行管理机构,並不牵扯具体经营而鬆一口气的时候,一道上喻直接给原本稍稍沉寂一点的爭议,再次加了一把火。只不过这次不在是什么官督商办了,而是和民间的钱庄有关。
上喻的內容就一个,民间钱庄过去出於官方的管理之外,只要有本钱就能开办钱庄,一些钱庄发行的银票只要民间认可即可流通,这种现象不能继续下去了。理由也很简单,万一民间的钱庄在滥发银票,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所以,今后钱庄要发行银票,必须要有相应的银两,並接受央行的监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你想发多少银票,印就是了。
上喻一出,《京师民生报》立刻跟上报导,强调的是银票存在的风险。你別拿信誉来说话,就说民间钱庄发行的银票,是否存在风险!朝廷方面的监管,是否有必要?
看到报纸的贾璉人都麻了,这么会玩的么?
往年这个时候,京城最集中的话题在来年的会试上,民间最关心的话题,都跟举子有关。
哪里的举人聚会了,哪位举人出诗集了,现场都有哪些头牌娼伶到场等等。
今年的茶楼酒肆之间,舆论的核心一直围绕著朝廷关於银行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话题。
一些岁数大的人纷纷表示,在京城活著,老了老了,看到新鲜事了。
旧话题刚过去,新话题又出现了,分行官督商办的话题迅速被新的话题热度盖过去之后,朝廷关於分行成立的事情,悄悄了在进行。刚成立的皇家央行负责监管,户部成立的工作小组与【民间商人】快速达成媾和,於羊城、金陵两地设分行试点,具体股份分配,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