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作者蓝烬 > 第26章(第1页)

第26章(第1页)

百事可乐的配方、专利和品牌被仅仅用3万美元就买到了手。历史上这个能够与可口可乐对抗的超级企业,这个时候却是最悲惨的时刻。1923年破产,其后几年都没有人感兴趣,创始人曾经想用5万美元的价格,将之卖给可口可乐,结果换来的是可口可乐高层们,在公司会议上的集体哄堂大笑。历史上百事可乐,一直到1931年才重生,逐渐成长为可口可乐的宿命强敌。

李思华将百事提前截胡,她当然不知道能不能让百事可乐重生,聘请的职业经理人有没有这个能力,估计大概率是没有的。但她需要的,只是短期的炒作噱头,一家财团重金重塑百事可乐,意欲挑战饮料霸主可口可乐,这个噱头足够了。骗不过可口可乐无所谓,骗得过股民就行。

一个意外之喜是卡特彼勒公司的股权。它是未来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等方面的龙头老大,简直就是奠定李思华计划中的基建能力的最佳选择。而这家公司在1925年由两家机械公司合并,目前由于新产品开发周期迟缓,资金上的压力很大。历史上,他们的新产品推土机是到1929年才开发出来的。

因此纽约的一家投资公司,组成了一个多机构的联合体,最终以250万美元的天价,取得了卡特彼勒公司35%的股权,这家公司还承诺,会替卡特彼勒开拓东方市场。成为最大股东的投资基金公司,也承诺不会干预卡特彼勒的正常经营,他们主要是财务性投资。这也是真的,炒作一波股票当然是重要的,不过这家公司的股权,他们会保留一部分,以备未来使用。

类似这样的操作,还发生了几宗,李思华带来的2500万美元,已经去掉了1700万美元以上。她的计划,并不是着重于可能一般人会想象的,去直接二手炒作美国股票,其实这个时候,多数美股都已经到了高点,没有太多的炒作价值了。所以她是直接从源头上入手,“包装”几家原来比较垃圾的上市公司,以新概念、新投资,拉动其股票的短期暴涨,从而在抛售的“D日”之前完成布局,从D日开始收割。

周末的纽约,年轻的汤姆无聊地走在街头,他正在琢磨自己的投资。

股票市场红红火火,他把这几年积蓄的2000美元,都投入了股市,现在都快有4000美元了,这让他又高兴又痛苦。高兴的自然是股票涨了,赚钱了嘛。痛苦的事则是自己只有那么点本金,股票涨得再多,总数上也只能赚那么一点,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他想了想自己现在的工作,叹了口气,他只是一家股票中介公司的文员,学历太低,轮不到给他去做交易员的机会,只能看着人家大笔的奖金,羡慕嫉妒恨。那点微薄的工资,又能存下几个钱来?

“先生,能耽误您几分钟吗?”一个怯生生的女声在他耳边响起。

他抬头看了一眼,是一个脸色有点红扑扑的年轻女子,看上去有点腼腆。根据刚才她的口音,他一下子判断出这是个南方来的乡下小妞,不过长得还不错,周末他也没什么事,就和这个小妞聊一聊呗,逗逗她。

“美丽的女士,你想向我推销什么产品吗?”他微笑而有俏皮地对女子说。

女子的眼神一亮,可能前面被拒绝多了,终于有了他这么一个,肯停下来听她说话的潜在客户。

“我是向您介绍我们公司的新业务,一个能让你成为百万富翁的大机会。我们的商业模式是……”

随着女子的讲述,汤姆收起了开头漫不经心的神色,他开始越来越专注地听着女子的说明。逐渐地,泡妞的心思已经飞到十万八千里外,他的思维已经在不断地思索着女子正在说明的这套“销售体系”,用数字可以计算的潜在高额收入,让他不由得有点发晕。嗯,很有道理。

女子随着自己的讲述,开始变得自信起来,语言越来越流利,越来越有逻辑,汤姆不由得沉浸了进去。最后他和她约定,晚上就去公司的讲堂听课,然后自己选择是否加入。

女子高兴地告别了他,而他已经没有心思逛街,回去的路上,拿着女子发给他的小册子,仔细地边走边看。

这样的故事不断发生在全美前20大城市的街头,慢慢地,安利公司的讲堂,成为了这些城市夜晚的热闹所在,激情的中年和青年人们,开始热情洋溢地扩散着“传销”,这些人们相信,原来人们消费的利润,都被中间环节的商人们剥夺了,而我们为什么不赚取这一块利润呢?从生产商通过我们直接到消费者,而不是通过什么百货商场之类的中介商,这当然有道理。甚至有些城市注意到这种新商业模式的报纸,还开始为之吹嘘,安利公司也适时开始投入一些广告,传销的影响力,正像病毒一样地传播着。

这一千多人的骨干,在20个大城市很快变成了上万人,又向其它城市传播,一个金字塔一样的“销售体系”,很快已经突破了5万人,相信10万、20万人,也是很快的事情。而每个参与者,至少要购买一套200美元的公司商品,这让安利公司的销售,到10月份后就突破了600万美元,而且利润能够操持在25%左右,虽然传销分利,但都是高价呀。

开始有华尔街的分析师,注意到了这只股票,他们认为这是一只创新了销售模式,从而实现了快速成长的新星,他们对其高额的利润率、以及病毒式裂变的销售成长速度,印象深刻。不止一个分析师给出了至少20倍PE的估值,要知道,如果安利的当年利润,能够达到1000万美元,20倍估值就意味着2亿美元的市值,可现在安利已经在10月份,单月就已经盈利150万美元了。

这使得安利的股票价格,有如云间飞车,直接冲上了云霄。安利股票8月就开始暴涨,而9月、10月,更是成为了全美的明星股,市值直接冲上了2亿美元,超过了老牌霸主宝洁股份。越来越多的分析师看好安利,预言它将成为全美日用品消费的巨擘。

当然,安利的“成功”,让它的竞争者,例如宝洁公司等,非常愤怒,他们纷纷指责安利的新模式,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并且向政府要求,禁止安利的传销模式。不过美国政府哪有那么快就反应过来,官员们都不以为然,认为美国是以鼓励创新而闻名的,宝洁等这些同行企业的指控,无非是同行相妒而已。表面功夫还是要做,政府答应宝洁,他们会对安利进行调查。不过动作很慢,一直到10月份过完了,政府也还没开始行动。

安利公司超过70%的股权,实际上是被李思华组建的多个马甲公司和马甲个人控制,因此这些“利好”和“利空”的信息,就被利用来,形成股市上,安利股票价格的上冲下跳,让他们得以作为“庄家”而不断收割。前期投资的资金“水线”,快速回升,到10月底,已经远远超过了李思华带到美国的资金总量。

一个副效果是,李思华再也不缺乏美国马甲了,已经超过10万人的传销网络,提供了无数可用的人头,其中的骨干,现在几乎是一个“信徒”体系,对于公司高度忠诚和信任,利用他们的个人身份,开办公司,或做投资,都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分布于全美,隐蔽性和无规则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另一家利用上市壳资源,改名叫“家得宝”的电器公司,也成为了近期股市的明星,虽然没有安利那样犀利,但也得到很多支持者。这家公司号称将生产一切家用电器,创造人们生活中真正的“美国梦”。

他们已经生产了冰箱、吸尘器、取暖器等产品,而接下来将投产空调、除湿器、水果机等大量产品,虽然还看不到实际的产品,但大量的模型,在各种展览、报纸、广告纸上都可以看到。机构们去这家企业调研的时候,无不被这家企业的设计室所震撼,各种新奇的、漂亮到极点的设计,充满了工业之美,让他们瞠目结舌,原来未来的生活,会是这样的,这让这些老练的分析师们,都激动万分。

这些设计,自然是李思华根据前世的消费电器,她亲自绘画了样式,然后让模型师们,做出漂亮的外壳和结构,怎么漂亮怎么来,然后构筑一整套解说词和技术说明。这些设计的外形和结构,自然是极有道理,业内专家都看不出一点破绽,这些专家们自己都非常叹服,为什么自己就想不到呢?这家公司太有创意了,自己能加入就好了。

所以这家号称要构筑“家电行业的美国梦”的公司,得到了美股市场的极大关注。还没有利润算什么?这样的伟大公司,当然不是用市盈率来约束的,得用“市梦率”才行,想一想,美国有一亿多人,这家公司的前景能差得了?

家得宝企业的股票,很快也冲过了1亿美元的市值,很多机构将之作为战略投资买入,他们期望,家得宝股票将是下一个爱迪生电气。

重生的百事可乐,被装入了一家日用品上市壳公司,而这家上市企业,也改名叫“百事可乐饮料”,大肆的宣传,都是对标可口可乐,狠狠地蹭了可口可乐的品牌知名度。股民们都知道了这家新兴的饮料企业。真的有部分人,相信了百事可乐,可能成为可口可乐的对手,虽然机构买入的很少,可是不少的散户、甚至是大户买入,万一成功了呢?谁说美国容不下第二个可口可乐了呢?喝一喝百事可乐,也没觉得比可口可乐差到哪去啊?

百事可乐的股价,也开始飙升,等到年底,它也超过了四千万美元的总市值。

而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其它还有几家原来的垃圾股,也因为各种各样的新投资和利好消息,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千万美元市值以上的新兴企业。

第44章安华财团的雏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