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无奈地摇了摇头:“代州是下州,依照宿主现在的品级,大概率就是代州长史了,上面还有好几个上司,离自由可远着呢。”
“先写折子吧。”
何榆看在心情好的份上,懒得和系统掰扯,愉快地磨了墨。
“自请外放,总得有个理由。”她思索着。
“有了。”
【臣侍御史何榆谨上奏:为乞恩补授外郡,以效微劳事。】
【臣自知才能平庸,却懵陛下厚爱得以在朝中任职。每每想到自己并未能建立功业报效皇恩,便寝食难安。】
皇帝看到这又笑了:“何卿这是套的什么时候的模板?”
“倘若她还不算有功,那一大半的朝臣都应当自请革职了。”
内官在一旁候着,没敢接话。
【臣以为,地方官员相较于京官,更能直接与百姓接触,能了解民情,因此,外放任职对臣而言更能切实为国效力。】
【臣虽驽钝,然愿请一外任,宣朝廷德政,理地方庶务,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这倒是有理。”皇帝边看边点头,“许多人在朝为官久了,已经忘了自己的职责是为百姓谋利,只顾着为自己牟利了。”
【再者,日前代州多事,官府内多有空缺,外有北狄虎视眈眈,边陲重地,不可一日无备;胡马窥伺,恐有动乱之忧。】
【故今国家用人之际,臣岂敢安居庙堂?臣曾习得骑射,粗通韬略,若蒙圣恩,授臣于代州任职,臣必当尽心民事,抚恤百姓,断不敢有疏忽懈怠致朝廷忧心;若北狄有异,臣必当厉兵秣马,固守北疆,使胡虏不敢南牧,烽堠不起狼烟,纵使马革裹尸,亦臣之愿也!】
皇帝没想到何榆这么准确地意会了她的意思:“何卿真是朕的肱骨之臣啊。”
【如今天下太平,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臣以为,与其在朝中虚占官位,不如在地方做些实事,或许于国事更有裨益。若能效命边陲,虽万死何辞?】
【臣无任瞻天望圣屏营之至,谨具奏闻,伏候敕旨。】
*
“宿主你可真敢编。”系统斜眼看她,“尽心民事、抚恤百姓,你到时候真不会搞事?”
“怎么可能?”
何榆很熟练地塞了些东西给了带路的内官,内官稍微掂了掂分量,脸上的笑容更真实了。
“这不是先说的好听些,等到了代州,要怎么做不就灵活的多?”
系统摇了摇头,看着何榆走进大殿。
“何卿。”皇帝心情不错。
“臣参见陛下。”
皇帝摆了摆手:“起来吧,你的折子朕已经看了,写的不错。”
她示意何榆靠近些:“你猜的不错,朕派你去代州,确实是考虑到北狄的问题。”
“莫不是使团回去后,北狄内部起了乱子?”何榆迅速反应了过来。
“正是。”皇帝颔首,“你当时的判断很准确,北狄是多个氏族联合的国家,目前的统治者是贺兰氏的贺兰修,上次来大梁出使的贺兰非就是她的孩子。”
“但北狄的赫连氏也有野心,故而联合了斛律氏想要篡位,这就是当日斛律憬对贺兰非的所作所为非但不制止,反而火上浇油的原因。”
何榆恍然大悟:“难怪,陛下是希望臣能暗中给予赫连氏帮助,以扰乱北狄吗?”
谁知皇帝摇了摇头:“朕会给你人手,但具体同哪方联合,你可根据具体情况便宜行事。”
何榆心情复杂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