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心里有数。我想着用一年的时间来试试。成功的话,就能走下一步。不成功的话,我就换一条路子。”
外面的人劝不动,家里人也劝不动。就如同之前几次那般,最终陈爸、陈妈妥协了。
而陈大哥从头到尾都没说什么。现在见爸妈同意了,乐呵呵地拍着胸脯保证:“妹妹有什么重活记得叫我。大哥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铁定是有的。”
宝茵看着大哥这副样子,笑眯眯地说道:“保证会叫上大哥帮忙的。”
——
说是说不干涉女儿的决定,但陈爸陈妈当人父母的,可不敢真甩手啥都不管。
于是,宝茵这边开始安排购买围网这些基础设施,陈爸、陈妈已经在找亲朋好友打听这海蚌到底怎么一个养法。
然后,之前村里影影绰绰流传的、关于宝茵养海蚌传言,成了真的。
这下,宝茵家又迎来了一波来客。
大多数是劝别养的,少部分好奇怎么养的,跑来看热闹。也有那热心肠的,真去找亲戚朋友打听怎么一个养法。这海蚌他们这里没人养,但隔壁省有不少养的人。
不过几天功夫,宝茵这边工具都买齐了,各种各样的海蚌养殖技巧也塞到她手上了。
这种情况是她没想过的。知道村里人看热闹居多,没想到最后这些养殖技巧,有三分之一都是村里人提供的。
“工具都买齐了,爸跟你大哥先按照你画的图纸,把地方用围网给圈起来。但是,宝茵。爸得跟你说,这海蚌苗没联系到好的。所以,这个你真得靠自己了。”
要养殖海蚌,除了场地就是海蚌苗。
场地陈爸他们可以帮忙收拾整理出来,但海蚌苗家里真没什么门路。好在都知道宝茵认识阳城的朱老板。所以都以为宝茵会找朱老板帮忙。
“不,这个事情不用找朱老板。我这里有别的渠道。爸、妈、大哥。这几天都是你们在忙碌,剩下的事情我自己来就好了。家里的渔场不是要重新调整鱼排的安置吗?你们都忙渔场去吧。真不用担心我这里。”
这几天过得很忙碌,宝茵不用亲自动手,但很多事情都是她统筹协调的。现在养海蚌的地方收拾出来了。剩下的寻找海蚌、投放海蚌工作,她一个人就成了。
再者,她也真不是一个人。因为早在海边说出养海蚌这个决定后,就有人找上门表示要帮忙。那会子村里不少人可还都在看热闹呢!
——
这天一早,宝茵吃过早餐就来到了50米处。这里已经大变样。
原先是海沙跟礁石交汇的海岸,直接竖起了不少竹竿、铁丝、绿色围网跟橙色浮标。这些设施一直延伸到海里。把海岸跟近海的这一块围了起来。
围网的孔径比较密实,都是为了防止海蚌逃跑,特意找人给织出来的。光是围网这一块,宝茵就花了将近三百块。
要不是有之前卖孔克珠的钱,光是这一项支出,就让很多人吃不消。
围网这些扎好后,海底下没什么需要收拾的。只需要撒些海草种子进去,让它们慢慢生根发芽就可以。
因为这里变化很大,而且大家都知道以后就是养海蚌的地方。所以,村里人已经把这50米地方叫做海蚌养殖场了。听到这个名字后,宝茵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过她年纪轻轻就拥有有一个养殖场,虽然很小一个,也不怎么好,还是让不少人羡慕的。这不,今天一过来,就有不少年轻人凑了过来。
“宝茵,你真决定养海蚌啊!”陈铁英看着大变样的养殖场,心里十分羡慕。
“对啊,决定了的事情,我不会改的。”
“不怕亏大发啊!”顾海葵也跟着问起来。她家亲戚不少都是做生意的,搞养殖的还真没多少。但她也知道这养殖哪个环节没做好,直接一死就是一大片。
“哎,我说你们两,不是说来给宝茵打下手的吗?怎么这会子就泼她冷水呢!”
一旁沉默的小秋忽然呛呛起来。立马把陈乐美跟顾海葵吓了一跳。在沙滩扒拉着看看有没有海货的陈乐美,也跟着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