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情景,众人不敢多言。
哪知正在此时,却见有一人来到了帐中,却是贵妃身边的那位宦官。
瞧见赵怀的第一眼,萧元彻立时上前问道,“那边情势如何?”
却见赵怀道,“启禀陛下,今晚公主要在那边歇下,不能回来了。”
什么?
萧元彻忙又道,“她可还好?”
却见赵怀忙点头道,“您放心,有我们照顾,公主一切都好,只不过……”
他语声一顿,却见萧元彻愈发紧张,忙又道,“只不过什么?”
赵怀道,“我们太上皇方才下了旨,说要将我们南齐的皇位传给公主腹中的骨肉。”
“什么?”
这话一出,不止萧元彻,北周的一种大臣们皆都愣住了。
——那可是他们北周的皇嗣,若是变成了南齐的储君,他们北周将来又要怎么办?
关键时刻,还是内史令徐怀骥对君王谏言道,“臣有一计,今日南齐长公主殿下亲自处置战犯,我大周众人皆都都看在眼中,如今既然两国之间的误会已经消除,而长公主腹中的皇嗣既是我们大周的骨血,又是南齐的血脉,何
不两好变一好?”
语罢便细细讲了一通。
待话音落下,就见君王颔首道,“徐卿言之有理。”
……
第二日,南齐的营地中迎来了北周的君主。
踏进帐中,萧元彻先郑重向明熙的父皇行了个礼,“晚辈拜见高功。”
此乃对得道高人的尊称,果然叫正在帐中打坐的宣帝极为受用,缓缓睁开眼睛,看了看他道,“不知阁下有何要事?”
萧元彻一脸诚恳道,“晚辈要先向高功致歉,当初逃脱建业,实乃不得已之举,后在建业册阿真为贵妃,也是权宜之计,还望高功见谅。如今既然云开月明,晚辈诚意求娶贵国公主为我大周皇后,从此白首不弃,恩爱不移。”
身披道袍的宣帝却道,“我已属意她腹中骨肉为我大齐储君,你若娶她为皇后,我大齐又该怎么办?”
萧元彻道,“那也是晚辈的第一个孩子,将来也必定是我大周的储君,何不将南北重任都交由他一人之手,将来他便是南北共主。”
南北共主?
宣帝目光亮了起来。
……
五日之后,两国和谈的结果送到了上京——
南齐已经将杀害秦州县令的主犯当面斩杀,其余共犯也移交至大周手中,任由处置;
北周以先前占领的南齐十六州郡为聘,求娶南齐长公主为后,而南齐则将这十六州郡作为长公主的陪嫁之礼,由两国共治,今后,两国百姓皆可在此十六州郡内居住经商,不分彼此,一视同仁。
南北两国自此广开贸易,互惠友好,共御外敌,休戚与共。
……
对此结果,南北两国皆很是满意,于北周而言,此次不仅大仇得报,还得了位皇后,多了十六州郡的疆土。
对于南齐而言,此番除去奸佞,百废待兴,原本摇摇欲坠的国力有了北周这强大的依托,也不必再怕周遭那些群狼环伺的邻国,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
而接下来,两国便全力筹备公主与帝王之间的大婚之礼。
一个月后,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