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荼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她是该回答好呢还是不好呢。
陈澍放下手中的文件,抬头看向她:“云荼,找你是想和你商量一下,邓婵这次来,想给社区提些国际化的运营建议。她在外企做了多年的市场策划,经验很丰富,你下午有空吗?一起和她聊聊。”
“我……”云荼犹豫了一下,心里有些抗拒。
她知道自己应该理性对待,邓婵的经验确实能给社区带来帮助,可情感上,她却不想和邓婵有过多接触。
“怎么了?有其他安排吗?”陈澍察觉到她的犹豫,问道。
“没有,”云荼摇了摇头,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下午有空,我们在哪儿聊?”
“就在休闲区吧,那里比较舒服。”陈澍说,“邓婵带了些国外数字游民社区的案例资料,你可以先看看。”
“好。”云荼点点头,急忙转身走了出去,还没走远,便被追出来的邓婵叫住。
“云荼,等一下。”邓婵快步来到她面前,笑着说:“怎么不等等我呢,我也正准备出去。”
云荼的心一紧,她的刻意还是被看出来了,她连忙解释:“没有,就是突然想起食堂还有事,所以走得急了点。”
“这样啊,”邓婵笑了笑,眼神里却带着一丝探究,“我还以为你是不想见到我呢。说实话,云荼,我能感觉到你好像不太喜欢我,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云荼连忙摆手:“没有,邓小姐,你别误会,我只是……不太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她的脸颊有些发烫,没想到她竟这么直接。
“原来是这样,”邓婵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那我们以后多聊聊,慢慢就熟悉了。我很喜欢旷野社区,也很欣赏陈澍的理念,更希望能和你成为朋友。”
既然她都这样说了,云荼只得点点头:“好,我们下午好好聊。”
-
下午,休闲区里。
邓婵拿着笔记本电脑走了过来,在云荼对面坐下。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邓婵笑着说。
随即她打开电脑,调出资料,“你看,这是国外几个比较成功的数字游民社区案例,他们在国际化推广和用户体验方面做得很出色,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云荼等她等的都要睡着了,此刻强打起精神,强迫自己专注起来。
她仔细看着邓婵调出的资料,不得不承认,邓婵确实很专业,提出的很多建议都很有见地,比如建立多语言的社区官网、与国外旅游平台合作推广、举办跨国线上分享会等。
“这些建议都很好,”云荼真心实意地说,“但我们社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和人力都有限,可能没办法一下子实现这么多。”
“我明白,”邓婵点了点头,“所以我们可以分阶段进行。先从建立多语言官网开始,这个成本不高,却能吸引更多国外的数字游民。我可以利用我的人脉,联系一些国外的自由职业者平台,为我们引流。”
“那就太感谢你了。”云荼说。
抛开个人情绪,邓婵确实是个很优秀的人,她的帮助对社区的发展很有好处。
由于邓婵下午来得晚,聊了没一会儿就到晚饭时间了。
陈澍特意来了一趟:“晚上一起去镇上吃晚饭吧?我已经订好了餐馆。”
云荼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好。”
今晚是专门给邓婵准备的接风洗尘宴,宋青昱和林雅都要去,如果就她不去的话,也不太好。
晚上,还是在河边的小炒店吃的。
这家店味道好,又临河边,最适合夏日晚上吃饭,没有了白天的燥热,还有一丝丝微风拂过。
只不过今天的晚风,怎么也吹不散云荼心里的躁意。
或许是邓婵聊起了很多陈澍大学时的趣事。
说他当年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不仅成绩优异,还组织过很多环保公益活动;说他曾经为了做一个关于乡村环境的调研,在偏远山区住了一个月,回来时晒得像黑炭;说他在本科时就拒绝了很多大企业的邀请,坚持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些,都是她从未参与过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