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索尼唱片的牌面吴焯
卢西恩在得知到索尼那吓人的报价以后,与吴焯随便的聊了一会,便快速的离开了传奇娱乐。
没办法,实在是索尼的条件开的太高了。
高到环球唱片根本不愿意去冒这个险。
至于说为什么环球唱片不愿意,索尼就愿意了。
首先是索尼跟吴焯合作时间长,他更清楚吴焯带来的利益。
同时,还有一点就是索尼不得不这样做。
随着百代唱片成为过去式,现在全球唱片市场的局势已经一目了然。
各国都有自己的知名唱片公司。
但论全球范围内最知名且最有实力的无疑只剩下华纳、环球以及索尼唱片三家。
而相比华纳与环球,索尼的情况有点复杂。
华纳唱片与环球唱片分别有林肯乐队、泰勒斯威夫特、嘎嘎姐、阿姆等全球知名的一线巨星。
而索尼呢,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以后,索尼唱片旗下已经没有一个能扛旗的一流巨星。
之前吴焯还在的时候还好,他可以作为索尼旗下的标杆。
但如果吴焯离开,索尼短时间里是真的不能推出一个能顶替迈克尔杰克逊坑位,甚至代表索尼唱片在全球脸面的人。
事实上,就算是小公司,为了招牌,为了公司发展,都必须有一个能代表公司的艺人撑着。
索尼这种国际性的唱片公司同样是如此的。
这不仅仅是脸面的问题。
更是对公司有巨大影响力的事情。
索尼唱片在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以后,股价就曾迎来大跌。
后面是吴焯新唱片大卖,成功顶上去,这才稳住股价,并重新上涨。
如果说吴焯离开,对于索尼来说,不仅是没有一哥那么简单,股价也会迎来暴跌。
另外,拥有吴焯这样的国际一线歌手在公司,对于索尼也是拥有其他好处的。
比如说对其他歌手的吸引力。
国际大唱片公司对于大部分歌手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国际大公司拥有更多的全球资源,能把歌手推向国际。
如果说,索尼没有一个类似吴焯这样的一线歌手坐镇。
这就很容易给其他歌手一种错觉,认为索尼唱片日薄西山,已经培养不出国际一线。
而这造成的连锁反应就是后续索尼这与其他两个国际唱片公司竞争具备潜力的歌手时,很容易落入下风。
一个公司,如果连有潜力的新人都签不到,那他距离没落可能也就不远了。
至于说自己培养,说实话,培养出一个国际一线巨星,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培养的。
期间不仅需要费大量资金与资源,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投入大量资金,结果效果不尽人意的情况。
因此对于索尼唱片来说,他们是最迫切的希望吴焯留下,且愿意付出巨大代价的人。
与之相比,环球与华纳本身就拥有力捧的一线对象,他们对吴焯虽然有追求,但不会那么的迫切。
这两家打的主意就是,要是能签就签,不能签的话,也要坑索尼一次。
显然,这两家的目的达到了。
在得知他们两家都积极的在联系吴焯以后,索尼董事研究过后,给吴焯开出了这个天价条件。
而面对他们的诚意,吴焯也是见好就收。
他没有再见华纳的人,在2月26号这天与索尼签下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唱片代理发行合同。
合同规定,吴焯的唱片海外发行权权委托给索尼,分成条件是3——7,索尼3,吴焯7。
这个分成也包括了歌曲版权的分成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