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天命由我不由天 > 古代文原女主10(第3页)

古代文原女主10(第3页)

他这话像是点燃了某种引信,席上原本沉默的众人纷纷开口。

“何止如此!”一个经营绸缎的夫人接口道,语气带着对冯砚舟方才言论明显的不满,“之前江南丝疫,蚕农几乎绝收,是女君率先开仓,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购幸存生丝,稳定了行情,不知救活了多少织户和蚕农!”

“还有西北商路,”另一位镖头模样的汉子声如洪钟,“以前马匪横行,多少兄弟折在路上。自打云锦盟的镖旗插上那条道,清剿匪患,设立驿堡,如今走货安全顺畅,抽成却比我们自己雇人押镖还低!谁敢说女君一个不字,我老张第一个不答应!”

“是啊……”

“冯公子此言差矣……”

“女君仁善,我等皆是受惠之人……”

话题一开,席间众人仿佛被引动了什么闸口,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起自己或听闻的、受惠于云锦盟或孟临渊本人的事例。有的是生意上的公道,有的是危难时的援手,有的是她订立的规矩无形中带来的庇护。

他们谈论她时,语气里没有对其他江湖豪强的纯粹敬畏,而是混合着敬佩、感激、信赖,甚至是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

附和之声四起,每一句话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冯砚舟脸上。

他僵在原地,脸上血色尽褪,方才那点借题发挥、试图寻找同盟的激昂,此刻被彻底冻成了冰坨,只剩下难堪和震惊。

他这才看清,席间这些来自天南地北、做着不同营生的人们,看向他的眼神里不再是之前的客气或疏离,而是清晰的惊愕、不赞同,甚至是指责。

他们提及女君二字时,语气中的那份敬重和感激,真切得不容置疑。

他们的话语里,描绘出一个与他认知中截然不同的孟临渊——强大、公正、仁义,甚至惠及了在座这许多他平日并不放在眼里的人。

当晚,冯岳将冯砚舟叫至书房,严词告诫:“我知你心有不平,但今时不同往日。她是何等人物,也是你能妄加揣测、肆意诋毁的?你可知多少人受过她的庇护?她如今一句话,便能决定无数人生死,你那些心思,趁早收起!”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眼中只剩冰冷:“我归云庄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佛。念在最后一点血脉情分,我不将你移交云锦阁处置。即刻收拾你的东西,离开归云庄。从此以后,你与我冯岳,与归云庄,再无瓜葛!”

冯砚舟如遭雷击,瘫软在地。他最后的容身之所,也没了。

他被两个庄客“请”出了归云庄,除了一包简单的行李,身无长物。

天地之大,却似乎再无他冯砚舟的立锥之地。

功名已革,仕途断绝。昔日官场同僚对他避如蛇蝎,唯恐沾染他的晦气。冯家旧日人脉,早在一次次变卖产业、乞求告贷中消耗殆尽。

他尝试着利用仅剩的见识,想做些中间人的营生,替人牵线搭桥,收取佣金。

几次尝试,非但未能成事,反将最后一点本钱赔了进去。

最终,他流落到了邻县一个小镇,身上的银钱已不足支撑半月。

迫不得已,他换上了粗布衣裳。靠着早年附庸风雅时对书画器玩略知一二,他在镇上一家当铺旁,支起了一个小小的代写书信、鉴定杂物的摊子。

起初,他拉不下脸面,羞于吆喝,终日枯坐。收入微薄,仅能租住在一间阴暗潮湿的陋室里,与脚夫、小贩为邻。

镇民们只知这是个落魄的外乡人,写得一手好字,眼神里总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郁结和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清高。没人知道他曾是堂堂知府,曾锦衣玉食,仆从如云。

他每日看着当铺里进出的物件,偶尔能凭借眼力,帮掌柜看看东西,得几个赏钱。更多时候,是替目不识丁的乡民读信、写信,听着他们絮叨家长里短,为几文钱计较半天。

夜深人静时,陋室寒冷,油灯如豆。

他常会想起过去,但最终,所有画面都碎裂了。

悔恨、不甘、怨毒日夜啃噬着他,但他连怨恨的力气都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压力,磨平了他最后一点棱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