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永乐帝后妃 > 好久不见的Judy(第2页)

好久不见的Judy(第2页)

朱棣眉头一皱,立刻伸出两指,掐了掐她的脸颊,他的指尖有些粗糙,带着常年练武留下的薄茧,触感却很温暖。

徐仪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

“这话,在宫外说说便罢,回了宫里,一个字也不许再提。”朱棣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父皇最忌讳后宫干政,唯恐导致外戚坐大,动摇国本。”

徐仪心头一凛,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多么大逆不道的话。

她点了点头,朱棣这才松了口气,放下了手。

两人走过一片枯萎的藤架,眼前豁然开朗。

园子的尽头,有一棵老樟树,看上去有些年头,怕是要三五人才能合抱。

“坐会儿?”朱棣提议。

徐仪点头应允,朱棣于是找来了两张胡床,两人并肩在樟树前坐下。

秋日温热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随着一阵凉风吹过,那光影也跟着一晃一晃。

朱棣已经有段时间没和徐仪出宫,一时只觉惬意:“好久不曾和你这般闲坐了。进来中都的建造事宜进行的如火如荼,大哥总让我去他身边听着,说是以后就藩用得上。”

徐仪也提起了兴趣,“听说临濠中都,会是一座比应天皇城还要壮观的都城,是真的吗?”

朱棣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何止是壮观。”他身体微微后仰,将重量都靠在椅背上,姿态很是放松。

“整座城池依照三城相套之制,层层拱卫,固若金汤。城内引濠水贯通,建金水桥,设五门三殿。木料悉取天下名材,墙基皆以白玉石砌就,宫殿台基更是用巨石垒砌,再以糯米浆、石灰、桐油调和之灰浆灌注,坚逾钢铁!听说,光是为了修建一座正殿,便征发周遭数万民夫。”

朱棣对此番都城营建之事兴致颇浓,一时侃侃而谈。言罢,他忽似想起一事,目光微凝,向徐仪道:“韩国公李善长,奉旨督建中都,闻其在凤阳主持营建时,调度有方,颇有建树。”

“韩国公?”徐仪疑惑朱棣为何提及此人。

“嗯。”朱棣点了点头,不禁想起朝堂上一些暗流涌动的斗争,神情变得有些复杂:“父皇尚武,然而朝堂之上,权力之争自古不息。文臣武将之间,总要此消彼长,维持微妙的平衡。想来徐叔叔和韩国公之间,必是常年互为探听,虽同殿称臣,但还是难免彼此设防。”

徐仪点头赞同,心下了然:“是父亲要你关注韩国公的动向。”

朱棣点了点头:“嗯,徐叔叔常年征战在外,若对朝事全然不察,反而不妥。韩国公虽卸去丞相之职,但其在朝廷上的根基尚在,余威犹存。”

徐仪心下思忖,徐达在朱元璋身边多年,自然有自己的一张关系网,上至公侯勋贵,下至六部小吏。朝堂风向与捕风捉影之事,他总能及时得知。何况徐达早年与文武诸臣共商军务,往来频繁,人脉摆在那儿,探听消息本非难事。

此番拉上朱棣,不过借机提点,要他不要疏于朝局罢了。

朱棣身为亲王,所知朝事皆赖皇帝与太子,其余的,如今也有徐达派人告知。

朱棣的声音渐沉,染上一抹忧色:“韩国公举荐的胡惟庸,现居右丞相之位,行事愈发专横。凡与其政见相悖者,一有机会,他便会出手打压。”

徐仪应道:“但皇上如今正值用人之际,算上杨宪,汪广洋,这几年已经换了好几个丞相。胡惟庸在政务上并没有大过,甚至极得圣心,陛下岂会因为一些个小官的微言撤下这个得力的宰相。”

她深知陛下当然要从宽处理,因为眼下他最重视的是中都营建和北伐战事。

但是,朱棣没有提及的一点,据说中都建造极尽奢华,耗费民力无数,引得当地怨声载道。李善长必然会竭力掩盖这些舆情,否则,身为督建者的他,首当其冲就要被问责。

徐仪凝思片刻,两人又聊回中都形制,揣测等中都建成,皇帝会带着哪些功臣迁入新都,又会留哪些人镇守南京,不知道朱橚的封地会不会是南京,朱元璋可是非常溺爱这个嫡幼子的。

这么絮絮叨叨说着,就过去了好长时间,直到朱橚遣人来叫他们,才知道席面上就等着他俩。两人这才匆匆起身,依旧是形影不离,旁人插不进去一分。

在日落西山之前,徐仪回程的马车才在巍峨的宫门前缓缓停下。

然而,车帘掀开的一瞬间,暖意便被迎面而来的朔风吹得烟消云散。

守城的禁军甲胄鲜明,腰间的佩刀却用白布缠了柄,往来奔走的小宦官,个个垂着头,脚步细碎。

一股不祥的预感缠上了徐仪的心。

“出什么事了?”她轻声问前来迎接的宫女。

那宫女脸色煞白,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挤出几个字。

“回徐姑娘的话,孙贵妃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