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笔趣阁 > 第21章 上将出长安(第3页)

第21章 上将出长安(第3页)

李逸在铁匠铺订制了生铁大锅、生铁鼎罐、生铁煎饼鏊子、熟铁炒锅、大平底铁锅等数口炊具,

全是按要求订制,

对于冯家铁匠铺来说,虽然这些炊具看着有些怪,但也难不倒他们。

李逸提要求,甚至画出图样来,他们问好尺寸,说好厚薄就可以开干,他们家铺子效率还是很快的,东西都已经完成。

“这是你订制的七印加厚铸铁大锅,宽两尺一,深八寸,重二十五斤,手工泥模浇铸而成······”那口大铁锅,李逸看后很满意,完全就是按照他要求打造的,生铁、浇铸,还配了一个大木盖。

一印三寸,七印刚好二尺一,足够大,用来炸油豆腐泡就很合适。

“你这个釜,样式挺奇特的,我打了一辈子铁,还是头次打造这种,就像是一个釜从中剖开两半了。”

唐代做饭的炊具挺多,但没有叫锅的,一般都是釜、鼎、鬲、罐等样式的,一大特点就是都比较深,比如釜,好像卵状,上端开个开子,有的还带三足。

这种炊具适合炖煮,不适合煎炒。

适合煎的有鏊子、铛子等,很浅,适合烙饼。

那种相对没那么深的,形似半圆球的一般叫小釜。

李逸订制的大铁锅,就是后世柴火灶上那种,用生铁铸造,优点是厚重、坚固,寿命长,缺点是导热较慢,不好搬动,这锅适合炖煮,也可以煎炒。

他订制这大锅就是准备打柴火灶的,做豆制品加工,也需要。

大号铸铁平底锅,则是用来煮浆生产腐竹的。

“这口小釜,是熟铁锻打而成,”掌柜的拿出那口熟铁炒锅,还跟李逸显摆手艺,说这锅经过了他们师徒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经受了三万六千次锻打。

“耐用抗造不生锈,一锅可以传三代,人走锅还在。”

李逸看着不太平整的熟铁锅,根本不信真锻打了三万六千次,能锻打三千六百次都不得了了,“师傅你祖籍莫不是章丘?”

掌柜的一脸惊讶,瞪大眼珠子,“李村长怎么知道的,我家祖上还真是济南郡章丘县的,几十年前我阿祖带着我耶逃荒来关中的。章丘的铁匠可是天下闻名,我家世代都是打铁匠·······”

平底锅的直径达三尺,比那八印大锅还大,这更像是个超大号的铸铁托盘。

一口八印大铁锅,两口大平底锅,一口生铁鼎罐,还有一个煎饼鏊子和一个铁铛,再加一口熟铁锻打炒菜锅,

大小七个锅,算账的时候吓了李逸一跳。

那个八印大铁锅,25斤重,损耗3斤,铁料六匹绢,工费合四匹绢,一口锅总共十匹绢,跟李逸那头三岁口的黄牛一个价,铁料一斤合到七十多钱。

关键是这工费挺贵,了近一千五百钱。

两口平底大锅,直径三尺,用料跟大铁锅差不多,因此也是每口算的十匹绢。

那口锻打的熟铁锅虽小,可也很贵,熟铁是生铁三倍价,这锅的手工费甚至占了锅的六成。

三斤重的锅,价五匹半绢。另外的鏊子和铛,则每个三匹绢。

“七口炊具,总共是四十一匹半绢,附赠七个木头锅盖和三把铁锅铲。”

掌柜的拿着把算筹摆弄计算给李逸看,李逸看不懂算筹计算方法,暗里惊讶这价格。

怪不得说百姓用不起铁锅,实在是太贵,用陶罐、沙钵、甚至瓦盆也可以煮饭做菜嘛,还不生锈呢。

几口锅,四十一匹半绢,现在一头青壮耕牛才十匹绢左右,这就四头牛钱没了。

“李村长也是我家六郎的朋友,这两把订制的铁锅铲我们就不收钱了。”掌柜的笑道。

一旁的兰香直呼好贵。

“丫头,这可不贵嘞,如今粮食都啥价了,以前粮食一斗二三十钱时,这铁一斤也要三四十钱,如今粮食一斗三四百钱,铁一斤才七十来钱,李村正订制的这批炊具,都是新式样的,我们费时更多,泥模都反复做了好几次,铁料损耗也多,我们都没多算······这么多订制的铁器呢,拢共也才值四石多点大米,真不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