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氏握住丈夫的手,“陛下千军万马亦不曾畏惧过,如今坐在金殿上,又何须担心。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陛下多些耐心,多纳諫,臣妾相信千头万绪总能一件件理清的。”
李世民转身,將长孙拥在怀里。
“朕很欣慰,一路有你相伴。”
李世民今年虽然才二十四岁,可十六岁便娶了当时仅十三的长孙,夫妻俩相伴,一路已经八年了。
少年成婚,如今也算是老夫老妻了。
若是別人当了皇后,当然愿意自己兄长、舅舅做宰相,也只有长孙,不仅从来不为兄长、舅舅们求升官,反而会在此时劝止自己。
大唐武德六年,七月初四日,
东宫显德殿,
朝廷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
监国太子李世民继皇帝位。
百官山呼万岁,声冲云霄。
李世民坐在御座上,君临天下。
李逸身穿袞冕礼服,率百官朝拜,看著那位年轻的天子,不由的想起一些传闻。
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当今天子生於武功別馆,时有二龙戏於馆门之外,三日而去。
后来李世民四岁时,有书生自言善相,来拜李渊,说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到李世民,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李渊害怕此言泄露,引来灾祸,准备杀了他,结果此人突然消失无影踪,后来李渊还是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
这些传闻,近来在京中四处传播。
李逸觉得,
这可能是李世民让人秘密传播,好为自己称帝增加点天命法理,或者也有可能是有人主动为皇帝加戏。
看著那位新天子,
李逸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因为有他,
李世民比歷史提前三年称帝,
因为有他,
大唐比歷史早了七年擒頜利灭东突厥。
通事舍人將一道詔书捧出,交给了中书令房玄龄。
房玄龄今日身著冕,冠七珠,衣裳七章纹。
“改元贞观詔!”
房玄龄宣读天子登基后第一道詔令,
“朕遐观方册,歷选前王,大道既隱,至公斯革···自肃奉神器,亟移灰律,属三正在旦,
万国来庭,长世之术既宏,惟新之命方始,体元居正,今则其时。
可改武德七年为贞观元年。”
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