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重新把那张画像夹回文书中。
------------------------------------------------------
次日,楚无锋召集了自己亲自挑选的男亲兵十余人。
她站在营帐前,看着这些肃立的身影,心中隐隐泛起一丝苦涩。她想念自己当年那支亲兵队里每个人的脸,那支只因为全是女人就被迫遣散的队伍。
眼前这些人虽然表现尚可,也信得过,但终归是男子,总是在能力上有所欠缺。
楚无锋快速分派了任务:
两人乔装为车夫、马夫,随主队同行,负责暗中警戒刺客,并提前安排备用马匹、鞍具;
三人扮作商贩,远远缀着归京车队,在附近游走,一旦发现异常便以暗号相报;
再遣两人为前锋探子,另走捷径入京,先一步探查将军府状况与京中局势;
两名亲兵则带上她的密信,昼夜兼程赶往边关旧部。信中提到了自己被召回京城,请求旧部暗中观望;
剩余数人继续轮班守卫,随行护送车队。
计划明日便出发。
一切安排停当,无锋遣散了众人,令其各自收拾行囊去了。
与此同时,阿石已经到了山下的村寨。她穿了一身粗布衣裳,提着竹篮,扮作村民的样子。
一群小孩正蹲在地上敲石块玩儿。阿石凑过去,从口袋里摸出两枚铜板,碰了碰,声音清脆,引得孩子们纷纷转头。
“你们谁最先背会这首歌,这些铜板就给谁。”
“北风冷,铁甲寒,
镇国将军守边关。
不怕刀,不避箭,
只愿皇恩护八方。”
孩子们叽叽喳喳围过来,很快便重复着背起来。几个机灵的早早背完,扑上来讨铜板。阿石笑着分给她们,又拍拍一个大眼睛小姑娘的头:“谁要是能教会更多人,一会儿还有更多铜板。”
孩子们欢呼着四散开去,转头便开始唱给妹妹弟弟听。
童谣的曲调简单上口,不过半个时辰,便能听到巷子口、树荫下、溪边,都有孩童稚嫩的嗓音:“只愿皇恩护八方……”
安排妥了村中童谣,阿石又转到了最热闹的茶楼。几位游走四方的说书先生正围坐着喝茶,谈论着近日朝局、各地趣闻。
阿石走上前,抱拳作揖,将几本写好的戏文恭敬地放在桌上,又递上一袋沉甸甸的银子。
“各位好,这是新写的戏本子,讲的是镇国将军楚无锋,如何奉旨征战、守卫边疆的故事。若您们愿意带着四处讲讲,银子自然不会少。”
那些说书人翻了几页,觉得通俗顺口,而忠臣报国的戏码又受众颇广,便答应了下来。
做完这一切,阿石又悄悄溜出了村子,沿着无人的山路返回军营。
这些戏文与童谣,是她和楚无锋连夜准备的退路,或者说,“前路”:她们要为楚无锋立一个“忠臣牌坊”。庙堂之外,百姓之口无人能封;街谈巷议之中,也必将流传着“楚将军忠烈护国”的故事。
若男皇帝真要动她,也需先掂一下这“牌坊”的分量有几斤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