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时光咖啡店以其良好的私密性着称,作为一家主打商务的咖啡馆,不仅每个座位间设有隔断,还配备着独立的包厢,十分适合洽谈事宜。
我和慕仙儿选了一间包厢。
落座后,我先为自己点了杯咖啡。见表嫂脸色依旧冷若冰霜,丝毫没有点单的意思,我便替她点了一杯她平日偏爱的冰美式。
服务员将咖啡端上,退出包厢。
我轻抿一口咖啡,没有言语,只是怔怔望着窗外。
城市的车流如织,霓虹灯牌在渐沉的暮色中明明灭灭,车尾灯拖曳出道道流动的红痕。
喧嚣隔着玻璃传来,显得遥远而模糊。
心中思绪翻腾。
利用权力潜规则周小雨是事实,再多的解释也苍白无力。
无非是想得到慕仙儿的理解罢了。
可我不知从何说起——毕竟,我答应过秋月,绝不向任何人提及。
对面的慕仙儿见我久久沉默,猛地起身,椅脚刮擦地板,发出刺耳锐响。“我没时间在这陪你干耗着看风景!”她的话语里压抑着喷薄的怒火。
对她的愤怒,我恍若未闻。
包厢里只剩咖啡机低沉的嗡鸣和她急促的呼吸声。
沉默又持续了片刻,空气仿佛凝滞。
终于,我深吸一口气,视线从窗外收回,缓缓落在她因怒意而紧绷的脸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冲喜……”
“什么?”慕仙儿蹙眉,一脸疑惑。
我略作停顿,继续讲述,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事:
“”冲喜“,旧时迷信风俗。家中若有人病重,便操办喜事——譬如迎娶未婚妻过门——希冀以此驱邪,转危为安。”
慕仙儿眼中的怒意渐消,被一种深切的困惑与不自觉的好奇取代。
她抿紧的唇线微微松动,虽未言语,却已不自觉地重新落座,目光牢牢锁在我脸上。
“打我记事起,母亲的身子骨就没硬朗过。她那副虚弱的躯壳生下同样虚弱的我……不知是不是遗传了她的病根,我从小便体弱多病。”
“直到十岁,我说话还有些含混不清。听力也差,没沦为聋哑人,已是万幸。”
“那年,父亲决意为我寻个童养媳,盼着能冲走病气,让我和母亲好起来。他们生在那片闭塞的大山,浸透了老一辈的旧思想,骨子里刻满了迷信。”
安静的包厢里,只剩下我的声音流淌。
从“冲喜”的缘由到仓促的婚姻,从父亲和秋月的苟合,从事发到离婚,高中时对老师李清澜的幻想,到高考的离别……连同我深藏的心理障碍和同样对表嫂产生的幻想,一并倾泻而出。
包厢内陷入一片死寂。
窗外车流依旧如织,霓虹灯牌在愈发深沉的夜色中闪烁着更为刺目的光芒,一道道猩红的车尾灯痕固执地流动,永不停歇。
那层玻璃仿佛一道冰冷的结界,将尘世的喧嚣与包厢内凝滞的沉重彻底隔绝开来。
我耗尽了所有气力,靠在椅背上,目光空洞地投向那片繁华却冰冷的灯火。
脑海里闪现秋月的面容,一股难言的痛苦从深处奔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