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做生意是东家自己做的?不都是雇人么?
沈宁其实是怕裴父和裴母受累,她看裴父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也笑道:“爹,你要是觉得行,那就应承了。”
裴父:“行,我觉得行。”
看到自己也能赚钱,他眼睛都亮了。
裴父自己不知道一领席要多少钱,全凭沈宁做主。
一般的晒席一张宽两米,长三米,非常粗糙,价格四五十文不等。
不过很少有人买,都是自己编或者请人编,或者跟村里人换。
炕席不卖给庄户人,而是卖给城里人。
如果用精挑细选的篾子,加上好看的花型,一领能用三五年甚至更久。
那一领80-100文也可以。
有钱人觉得便宜,普通市民也能负担得起。
不过沈宁不打算卖给普通人。
即便城里普通人他也没钱烧火炕吧?
城里人没有庄稼秸秆,做饭的柴火都得花钱买,冬天顶多两顿饭,做熟拉倒,想多烧柴火也舍不得。
所以他们不可能盘炕。
能花三吊钱盘炕的就不是普通人,那他们买好看的炕席也不会嫌贵。
另外古代庄稼产量低,秫秸有限,编席也费时间。
这决定根本没法薄利多销,所以宁愿卖高价、卖精品。
她觉得一平价格定在40左右,根据尺寸、花型复杂程度算钱。
这样一领常规火炕的席子,差不多200文。
如果客人有特殊尺寸要求,还能另外加定制费。
有钱人么,又不在乎这点。
当然说米是她记着方便,卖的时候要换成尺、丈。
她把价格报给麦掌柜。
麦掌柜果然不觉得贵,只根据自己的需求提了几个订制要求,尺寸大小、花样、形状等。
他对酒楼大堂、走廊、包间乃至房前屋后等位置了如指掌,什么装潢、尺寸大小、是否活动板子等,都在他脑子里。
另外自己和亲朋住房的开间进深尺寸他也都心中有数。
他本身就是做掌柜的,心细,又会算账,对数字尺寸等敏感,所以很多数据都是随口就来的。
比如大部分是长方形的,也有方形的,花样则主要是福字、海棠花纹,另外双喜字也要了两张小一些的,可以给有情趣的小夫妻铺陈。
他预付了十张炕席的定金,一共是540文。
裴父有些发愣,刚才儿媳妇说什么?
十领大小不一样的席子,一共1800文?
老天爷呀,这没多少钱的秫秸,编成席就值当这些钱?
儿媳妇可真会卖钱!
麦掌柜大好人啊。
裴父对麦掌柜肉眼可见的亲切起来。
他学着沈宁的样子招待麦掌柜。
高里正笑道:“麦掌柜,不是要找二郎商量火炕的事儿嘛,我看留下再吃顿晚饭,回头我和二郎送你们回镇上。”
沈宁也挽留,“二郎去孩子小姑家盘炕了,傍晚就回来。”
麦掌柜原本想去镇上会会裴二郎的,不过想了想还是在裴家等更好,便答应了,“那多有叨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