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正好里正伯送了鸡来,晚上咱们就炖鸡吃。”
高里正:“那你们先聊着,我再去吆喝一圈收白菜、蒜头啥的。”
明儿还得让老二去镇上买几坛子虾酱。
这东西不贵,也能下饭做菜,他决定多给沈宁备一些。
就让她吃,备不住哪天灵感来了又发明新菜呢。
他怕沈宁家没细面了,又打发田氏过来送,都不称几斤就给她吃,说招待麦掌柜的。
田氏嫉妒得不行不行的,越发觉得沈宁是她的威胁,少不得阴阳怪气两句。
偏生又占不着便宜,最后自己气鼓鼓地回家。
一回家,高里正又让她带着二蛋收白菜。
田氏急了,“爹,咋还是我的活儿呢?我不都收豆子了吗?”
高里正:“咋,你不干让谁干?让你俩弟媳妇?人家在养猪场养鸡场忙呢,你去帮忙了吗?”
想到养猪场臭烘烘的,田氏又哑巴了。
于是不得不认命地继续收白菜。
庄户人肚饱最重要,所以种菜也主要种白菜萝卜瓜菜这种出数儿的,那些叶子菜也就种种速生青菜,其他芹菜芫荽菠菜这种一大锅出不来一盘的统统不种。
所以深秋初冬的收白菜也方便。
二蛋却高兴得很,早上他收完豆子,珍珠就送他两大串卤素鸡,还允许他吃一串,拿回家一串。
如今他爹和后娘被里正骂过,也不敢再对他太明显,见他拿东西回家给弟弟妹妹吃,后娘也高兴。
虽然觉得给串素鸡不如两文钱,可她知道二蛋说了不算,顶多自己嘀咕一句沈宁精明。
这会儿田氏蔫头耷脑地跟二蛋一起收白菜,二蛋借了哑巴的梆子在村里梆梆敲,“里正爷爷和豆腐娘子又收白菜啦,一文两斤,每家限卖五棵,多的可以卖七棵,不能再多了。”
庄户人不重吃菜,恨不得把所有土地都种庄稼填肚子。
能种白菜的都是家境略好点,劳力也宽裕的。
沈宁也怕村里人把白菜都卖了,冬天不吃菜就吃盐巴煮豆腐也受不住。
还是要发动四外村的力量。
很快就有豆腐村的百姓往四面村里去通知,“豆腐娘子收白菜啊,一文两斤,每家限卖七棵。不要都卖了,冬天没菜吃孩子要哭的。”
一棵大白菜抱团结实的能有七八斤,这会儿的小点也有五六斤,七棵也有三四十斤了。
附近的村民又沸腾了,虽然只能卖十几二十文,可这也是钱啊。
菜贩子来收白菜,一文三斤,甚至还想四斤,黑着呢。
得亏他们没卖给菜贩子,没想到豆腐娘子连这个也收。
之前卖了黄豆懊恼不已的,这会儿赶紧去收拾大白菜。
种秋白菜的现在还没抱结实,不过也不急,因为豆腐娘子冬天还收呢。
那边儿忙白菜,沈宁这边儿也开始烧水秃噜鸡。
不等傍晚裴长青几个带着小鹤年回来。
小鹤年今儿穿着新鞋子,走路都格外带劲。
进村他就听见小珍珠和二蛋的吆喝声,“交白菜的往这边儿来,都别急,明儿再交也一样,一会儿看不清了,给你们称错斤两就不好啦。”
小鹤年唇角微勾,昨晚上二蛋还胆怯怯地不敢开口,怎么这会儿说话又流利胆儿又大呢?
这是被珍珠训出来了?
他蹬蹬跑回家,先跟娘和奶等人打招呼,然后把书包放在卧室固定的地方,又换上厚草鞋这才跑出去找珍珠和二蛋。
跑到门外他注意到家里来人了,又退回来看看,“娘?”
沈宁笑道:“县城大酒楼的麦掌柜过来进货,看到你爹的火炕又要请他们去盘炕,在新屋那里等你爹呢。”
小鹤年哦了一声,不跑了,迈着读书人的稳重步伐,一步步地去新房那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