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简单聊了两句,就告辞去给三叔四叔家送。
离开大伯家,小鹤年小脸紧绷着,他听懂赵氏话里的讥讽了,对赵氏评价迅速降低,在心里给她打了个大大的×。
小珍珠却没听出来,只要人家不明白地骂她,她就不上赶着捡骂,但是人家要是明白骂她,她就骂回去打回去。
这会儿只要爹娘爱她,她就好开心,即便踩了屎都不会影响好心情。
沈宁摸摸小鹤年的头,让他不必在意,别人阴阳怪气,说明她只敢阴阳怪气,那你笑着无视她就是最好的反击。
毕竟比你厉害的人,不需要阴阳怪气,他会直接践踏你。
比如从前的吴秀娥对原主。
这一次送豆腐,沈宁传递给他们一个观念,那就是她和裴长青都很聪明、很能干、很实在、很感恩也寒心转了性子不再任人欺负,谁要是对他们好,他们加倍回报,对他们不好,他们就远离。
比如裴端夫妻俩。
沈宁也给他们很大的冲击,他们不敢相信沈宁真的会做豆腐。
张氏是个勤快的,也总想赚点钱补贴家用。
她忍不住跟大伯娘嘀咕,“娘,二郎媳妇有这手艺,她自己忙不过来,咱能不能跟她合伙儿啊。”
赵氏却撇嘴鄙夷,“她恁小气的人,会和你合伙儿?她早就会,为啥不早点拿出来?摆明没憋好屁呢。”
大伯娘气得要捶她,“不会说话闭嘴!一天到晚的干活儿不上紧,扎堆嚼舌头你最会,再让我知道你去那边儿嚼舌头就不许吃饭!”
赵氏在大嫂面前被婆婆骂很是没脸,噘着嘴走了。
大伯娘对张氏道:“眼皮子别那么浅,人家有点东西就惦记可还行?”
张氏:“娘教训的是,我也是着急了。”
想想也是,人家刚做出个新东西,自己就急吼吼想和人家合伙儿,也太把自己当根葱了。
这不是招人反感么?
要是自己会个手艺,可不想转身儿就教别人。
三婶儿四婶儿两家倒是没生出要问沈宁怎么做豆腐的心思,毕竟她们男人和裴父关系不是很近。
裴大伯和裴父是一个爷爷,裴父是独子,裴大伯俩弟弟如今也都没了,所以两家走得近一些。
三叔四叔是亲兄弟,他们也有自己同祖父的叔伯兄弟,只是住得有点远,日常大家都忙再者当初分家也闹过不愉快,自然就没那么亲近。
而裴大伯平日喜欢照顾小辈,帮衬兄弟,所以裴三叔和四叔跟他走得近一些。
他们的想法就是二郎媳妇儿原来还挺厉害的呀,藏着本事不露呢。
那以后要多走动,多过去帮忙。
人都喜欢和有本事的人交往。
以前他们也奉承过裴端,可惜裴端眼高于顶看不上他们,所以他们也没得着什么好处。
如今他们不过是帮二郎家修修屋子,沈氏就送肉馅儿饼、豆腐给他们吃。
这沈氏有本事又大方,跟二郎交好那他们也能得着实惠。
所以第二日一早还没吃早饭的时候裴三叔、裴四叔也领着自己孩子过来给裴长青帮忙刨地基了。
三婶儿和四婶儿家里也都有做早饭的人,不用她们亲自动手,一早也过来跟沈宁套近乎。
三婶儿又送来一碗大酱,“二郎媳妇儿,你说我下的酱好,再给你送一碗,冬天煮豆子做酱块的时候我喊你一起。”
沈宁笑道:“多谢三婶儿,我可一定要好好学。”
四婶儿又送来一小篮子秋扁豆,“哎呀这扁豆长得真快,你三婶儿都吃够了,今儿我都摘给你了。”
沈宁也笑着道谢,“那多不好意思,三婶儿你带些回去,用大酱炖着吃。”
三婶儿:“不用不用,我家里也有两棵呢,还有几棵豆橛子,根本吃不完,我都晒了豆橛子干,回头给你送一些。”
沈宁:“三婶儿,那我就不客气了,豆橛子做酸豆角好吃,顶下饭呢。”
“哎呀,可不敢下饭,这粮食都不够吃的,紧着让他们少吃两口呢。”三婶儿哈哈笑着打趣,豆橛子那也是要当饭吃的,可不是菜。
这年头除了富贵人家,没人吃菜是为了下饭的,都是为了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