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无错版 > 150160(第24页)

150160(第24页)

不意外的,他又对上谢恒的眼神。

接下来两日皇帝又跟内阁反复确认育种司、派遣谁人学习制茶制糖事宜,至于针工局与工部合作新式袜子的问题,等学成归来再商量也不晚。

内阁众臣知道这事儿绕不过皇帝了,利润也得跟裴家分一分,所以也没有过多纠缠,他们也想尽快学会、投产、赚钱!

关于制茶、制糖方面,萧先生也给出了建议。

他赞同跟沈宁推荐的蔺承君合作,也给出了说服阁老们的理由——安抚淮州府衙。

若是制茶、制糖都去福建、岭南,那淮州府甚至南直隶怕是有意见。

不如跟蔺承君合作,由他的茶园制茶。

而白糖,可以由曹家船队运蔗糖去桃源,再由桃源转运豆腐村,在豆腐村加工成白糖以后再发往各地。

张阁老和刘阁老当场就反对,觉得这是脱了裤子放屁,大费周章。

明明可以直接在甘蔗产地制白糖,何须多跑一趟去豆腐村制好再运回去?

这当中多耗费多少运输费用?

因为不是正经小朝会,只是皇帝让他们来商讨,所以谢恒和太子也在。

谢恒维护自己先生也大胆发言,“两位阁老,即便不制白糖,成阳县也需要从南边儿进蔗糖卖。更何况,即便外地有蔗糖,难道沈老板就不可以开制糖作坊吗?这就如岭南有米粉也不耽误沈老板做米粉一样。”

你们不要把我裴叔沈姨的慷慨当做理所当然,只想自己怎么更快拿到白糖、更方便出海。

若是他们不向皇帝进献方子,而是直接开制白糖作坊,难道你们也会嫌麻烦不进货?

更何况先生如此建议也是为了淮洲府着想。

裴家在豆腐村开一个制糖作坊,那么相关的船队、蔗糖商人、脚夫们都能跟着赚钱。

陛下让淮洲府拨款、出人给裴叔家盖育种司衙门,其他县会不会有意见?

如果裴家再开个制糖坊,带动淮州尤其是成阳县、桃源县、淮洲府的税收,那意见会不会小一些?

附近百姓也受益。

事实证明沈姨的作坊给周边老百姓带来很大的改善。

太子见谢恒如此大胆,他也忍不住支持,“父皇、诸位阁老,谢恒说得有道理。”

虽然他私下里总是吐槽谢恒、裴鹤年、裴珍珠,但是他已经无意中把豆腐村划到自己势力范围了。

张阁老和刘阁老都看谢相爷。

杨学士则看谢恒,目露欣赏,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其祖父的风范。

杨学士教太子教得崩溃,但是却极欣赏谢恒、裴鹤年这样的学生,聪慧绝伦、过目不忘、主动学习、举一反三……

咋看都是理想型学生。

他不禁羡慕萧先生,有这样的好学生,很爽吧?

制白糖的方子掌握在人家手里,内阁众臣只能节节退让。

最后的分利也是分拿货价之外的海外贸易利润。

人家制糖作坊大货价多少,你们就给多少,这部分归作坊,人家不和你们分。

你们出海赚到的高利润,要船队、皇家、裴家三方分。

茶叶也一样。

当然,海外风险大,萧先生和谢恒揣测裴长青沈宁的意思,只要一成利,却没给期限。

这个期限是顶大的人情,如果裴叔和沈姨愿意给,到时候也由他们自己给。

让船队欠他们这个人情。

海外贸易利润高,尤其白糖这种稀缺货不用想都知道会很高,所以一成利也很可观。

而像新式茶叶、白糖这种稀罕物,不说出海,就是国内也够裴叔和沈姨赚得盆满钵满的了。

当然,在国内吃独食很容易遭祸,如果没有过硬的靠山即便再大的家族也没用,所以裴叔和沈姨找陛下当靠山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商量出结果,皇帝就让顾千里给蔺承君传信,让他北上豆腐村商讨合作事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