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边享受着生活,一边不安地观察着日军的动向,今年日军单单在附近的天津,就已经增兵了8批,日军天津驻屯军司令多田骏手下的兵力,已经接近3万人,新增的一个混成旅团,更是由日军最精锐的第一、三、四、八这4个师团中选择组成。日军号称是要维护日侨在天津的安全,谁相信呢?都知道是冲着北平而来。
少数有国际战略观察力的知识分子,更是忧心忡忡,日本的外交官曾经公开宣布过,日本的军费已经由去年的15亿上升到今年的23亿日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45。9%,而去年仅为38%,这使得日本出现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需要增加收入来弥补。可这帮王八蛋增加收入的方法,不是发展自己的经济,而是明显地想掠夺民国,尤其是掠夺华北。
充斥在北平多数文人心中的就是4个字,“有心无力”,多数人醉生梦死,少数人则开始准备离开。
林徽因的丈夫梁思诚,现在则劝着妻子沉下心来,他供职于营造学社,正在将学社里与中国古建筑研究有关的重要收藏品,都打包装箱,准备运到安全的地方藏起来,以免落入日本人之手。
这个时候他还加紧了自己的野外考察工作:“我的每次考察旅行,都是由于越来越近的新一轮日本大炮的震响,而突然中断了有意义的工作。很显然我们能在华北工作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在我们被阻止这样做之前,我们决定要在这个地区全力以赴。”
与其哀叹,不如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这个老大的国家,尽一份力。正如她自己的名言:“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两人商定,不能容忍自己看着日寇的旗帜,插上北平城,他们要与祖国共存亡,“我们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们不能离开她,假如我们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们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林徽因此时32岁,她的身体并不好,历史上第二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她和梁思诚带着家人,离开北平到西南,一路带着肺病旧疾,差点死在了这数千公里颠沛流离的逃亡路上,此后7年都几乎一病不起。
民国带给她的花一样的文艺青春,已经逝去,剩下的,是与国同休的铁与血的岁月。
在李思华前世的时空历史上,客居四川的林徽因,曾经有一句广为传颂的名言,当她儿子问她如果日本人打进了四川,自己家怎么办的时候,她的回答是:“怕什么,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不过是一死殉国,夫复何言?
有坚定了信念,要与祖国共存亡的知识分子,也不乏热衷名利,觉得日寇入侵,反而是自己机会来了的原型毕露的文人和官僚。
1936年11月的深秋,北平已经颇冷,寒风开始刮起。不过北平最时髦的去处,名叫劝业场的大商场,还是熙熙攘攘,进去就不觉得天寒。
劝业场位于大栅栏附近,廊房头条中段的路北。
这个商场在当时是非常“欧式”和“现代化”的,有人曾这样描述它:“层楼洞开,百货骈列,真所谓五光十色,令人目迷。”
这座巴洛克式的建筑,已经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加钢屋架,以壁柱、窗套、圆拱形山花和阳台装饰立面。地下有一层、地上有三层,内部纵深三个大厅,四周是三层回廊,沿着回廊是一个个敞开式的商铺,顶层则是大型玻璃天窗采光。这种设计,就算是放到二十一世纪,也不显得如何落后。
而且它还是北平第一家有电梯的商场,这在当年简直就是气派的代名词,每层都有设置消防器和太平门,完全是欧洲水平的物业管理。
商场中有一小群人,为首的已经是个老头,不过国字脸,相貌堂堂。
他的脸上挂着矜持的笑容,漫不经心地听着奉承的商场经理的介绍。在他的左边,还小鸟依人地挂着一位半老徐娘,不过这个女人风韵犹存,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位美人。
他就是王继唐,被当时国人咬牙切齿,称为“华北第一大汉奸”的名人。他当时还算是民国官员,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实际上早已投靠日本,时时刻刻都在配合日本侵略华北。
此人算是老一辈知识分子。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参加清末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得中第五名进士,被授予兵部主事。随后被当时的军机大臣徐世昌推荐,留学日本学习军事。不料从此就开始走上了成为投靠日本人的汉奸之路。
他能高中进士,自然是极聪明的人,不过这种热衷名利的聪明人,往往精于小节而昧于大势,原因就是舍不得眼前的一点利益,自以为看穿了人世间的一切,不过是功名利禄,能捞就捞,把握当下,不计未来。王纪唐就是那个时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种完全的利己主义,发展到后来,自然就是全无廉耻,更不会考虑什么国家民族,只有自己的利益才是真的。所以投降日寇,为虎作伥,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他从日本毕业归国,先投靠北洋政府袁世凯,以“知日派”擅长于日本打交道,而得到袁世凯的青睐,一路高升,1913年被袁世凯加陆军上将衔,在袁世凯称帝后,还封了他为一等男爵。
不过北伐军兴,北洋势衰,他的这些“成就”也就烟消云散,他不甘寂寞,又投靠蒋介石政府,但蒋介石只是利用他与日本沟通,算不上重用。这让他坚定了投靠日本人的决心。
眼看着日本人就要占领华北,这段时间他上蹿下跳,拼命为日本人宣传“中日共荣”,对于那些骂他“明目张胆,认贼作父”的言论不屑一顾。他的努力,自然是为了在日本人建立华北伪政权的时候,能够得到高官厚禄。
对他而言,生活是多么美好啊,例如在他身边的女人,如果不是他的个人努力和成就,怎么能把这个当年八大胡同著名的“顾太太”纳为小星呢?
当然这位顾太太助他良多,王继唐身为出身北洋的安福系首领,组织了一个安福俱乐部,吸收能够共同投降日本人的文人和官僚,就是以“俱乐”为号召,升官发财是一乐;声色犬马更是一乐,大家一起互帮互助,追求功名利禄,所以一起快乐嘛。而顾太太是名鸨,能够让脾气高傲的姑娘帖然就范,安福一系的政客,都是上下夸赞,对王纪唐更是死心塌地。
今天来到劝业场,他就是因为被顾太太缠着,要帮她买几件时髦的首饰,所以他“百忙之中”,亲自莅临劝业场。
一行人来到了首饰柜台,顾太太喜滋滋地挑选着首饰,王纪唐在她身边,宠溺地看着她试戴一件又一件。
护卫注意到,有一对年轻情侣走向首饰柜台,这很正常,也许年轻人结婚要挑首饰。这个时候的王纪唐,还不算是什么特别的要人,虽然他花钱请了一些护卫,今天也带来了几个人,但都算不上什么高手。
年轻的情侣走到了另一边的柜台,低下头看着柜台里的珠宝首饰。护卫们没有人再注意他们,两个柜台之间大约有五六米距离,王纪唐自己也没有注意他们。
那对情侣彼此之间对视了一眼,手伸进了衣襟。
突然他们掏出了两把手枪,对准了王纪唐和顾太太。护卫根本来不及反应,枪声已经响起!两人枪法很好,不仅各自一枪,就打倒了王纪唐和顾太太,而且接下来连续开枪,将4名护卫都击倒在地。